电影批评
电影批评 (CRITICISM) ,对电影的诠释及评价,通常指较祥尽和较有深度的影评,与“FILM REVIEW”有别。
应用人文社会科学原理和方法论以及电影理论,分析电影作品和电影现象,指导电影创作的学术性实践活动。20世纪初,先锋派电影理论家首倡电影批评活动,宣扬印象主义电影、纯电影、抽象电影、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电影等形形色色的先锋派电影作品。路易·德吕克的《上镜头性》(1919)、杰尔曼·杜拉克的《完整电影》(1927)和《电影——视觉的艺术》(1928)、让·爱浦斯坦的《电影,你好!》(1921)和《从埃特纳山上看电影》(1927)、阿贝尔·冈斯的《影像的时代到来了》(1926)、慕西纳克的《论电影的节奏》(1923)和莱谢尔的《一种新的现实主义——物》(1926)等一系列电影文论,体现了最初的电影批评理念。随着电影创作的发展,电影批评经历了从早期零散式的印象性批评到电影批评体系的建立过程。传统电影批评吸纳了美学、心理学、哲学本体论的概念和范畴,评论电影作品,指导电影创作实践。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左翼进步电影评论,四五十年代安德烈·巴赞的影评文章和法国《电影手册》杂志的影评活动,是电影批评引导电影创作的范例。电影批评的对象包括影片和电影现象。传统电影批评的四要素是:1作品的内容与形式;2作者的创作意图;3作品反映的现实;4对读者的影响。传统电影批评的类型可以区分为:确立电影一般艺术价值的理论批评和关注创作方法的实用批评;关注社会价值的社会道德批评和关注欣赏价值的审美批评。反映论的电影批评则更加注重电影反映生活的“真实性”,甚至成为对生活的评论。传统的实用批评还可再分为印象式批评和判断式批评。印象式批评是从批评家的所思所感出发辨析作品价值;判断式批评是根据主题、结构、技巧、文体风格的一般标准来分析和解释作品的效果。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成为西方现代文艺批评的主导理论和方法论。宣扬批评的“科学性”的现代电影批评应运而生。派生自结构主义的电影符号学理论为电影批评提供了文本批评的工具。文本批评颠覆了印象式批评的传统,力求为电影批评建立完整的概念体系和精确的含义。这种形式主义的批评强调作品的各种元素,区分作品的不同类型,重视作品的共性特点。考察将感情和观念有效传递给观众的表现手法的修辞学批评,考察不同类型影片特点的类型批评,考察人物或故事情节共通性的原型批评或神话学批评,也是借鉴文学批评范畴的形式主义电影批评。在后结构主义的思潮中,精神分析学、意识形态、女权主义、叙事学、现象学、阐释学等渗入电影批评领域,造就了电影批评跨学科的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