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观呼图克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第七辈土观呼图克图(1895年-1959年1月2日),名噶桑丹却尼玛(噶桑丹曲尼玛),藏族,甘肃省天祝县古城(藏名赛孜)人。

土观呼图克图的来源土观呼图克图是青海佑宁寺、塔尔寺著名活佛,清代青海七大驻京呼图克图之一。土观活佛共传十八世,前十世为追认活佛,现传八世。

第一辈土观出生在互助县五十乡的土官村,以其村名“土官”取佛号,后改为“土观”。任佑甯寺第十七任法台,第三辈土观在塔尔寺出任第三十五任大法台,并在塔尔寺创建了土观活佛院后,又成为塔尔寺活佛。

第七辈土观呼图克图第七辈土观呼图克图噶桑丹曲尼玛

光绪廿一年(1895年)生于甘肃天祝县古城,坐床于佑甯寺,幼年去拉卜楞寺学经。 光绪廿六年(1900年)掣定。 光绪卅一年(1905年)进京供职,赏“静修禅师”名号,任副札萨克达喇嘛、雍和宫札萨克喇嘛等职。 光绪卅二年(1906年)告假去拉卜楞寺学经。 民国元年(1912年),因“劝导徒众,宣赞共和”,加封为“圆觉妙智静修禅师”,并赐黄帷车及白银五千两。 民国十二年(1923年),佑宁寺大经堂失火,由他主持维修被焚毁的佛殿。 民国十三年(1924年),开始修建金刚大寺和重修花园达尕寺。 民国十四年(1925年),陪同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曲吉尼玛去北平,上海,杭州,沈阳一带行香。马麒统治青海时,夏河地区为西宁所属的循化厅,马麒派兵进攻拉卜楞寺、安却寺,酿成严重流血事件。时土观年届三十,亲赴彼地,不顾生命危险,冒着枪林弹雨,以极大勇气,在战场上跑来跑去,从中说和。依靠他的恩德努力,战火得以平息,扎西奇寺(今拉卜楞寺)得到保全。安却寺僧人抵抗,最后被马麒的军队捣毁,不少僧俗民众被杀。后来,中央政府批准,该地被甘肃省分管,转建夏河县,土观回到佑宁寺。抗战时期,日军迫人强行命土观去日本和东北参观。回国后,仍不能自由。后与安庆蒙古大王爷结伴,摆脱日本政府的控制,回到故土青海。 民国卅七年(1948年),青海省主席马步芳派其秘书马鲁,让土观去南京,当选第一届立法委员。1949年以后,政府多次组织土观呼图克图参加会议,外出参观。1957年,修缮却藏静房花园寺经堂和常固金刚州静房,但工程未竣而搁置。大师驻锡梯同持金刚所在的连城一月,修练嘛呢药丸,练成之日,亲眼看见药丸飞飘天宫。1958年的宗教改革时,被戴上多种罪恶的帽子,平叛扩大化中被错捕入狱。 1959年1月2日圆寂,是年六十四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