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
1.明朝历史人物周光,[明]字韬叔,吴(今江苏苏州)人。书法出陈淳(一四八三至一五四四)。《三吴楷法跋》
2.安徽黄山画院一级美术师周光,1946年生于安徽萧县。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安徽书画院专业画师、安徽黄山画院一级美术师、安徽美协会员、合肥美协理事、九州书画研究院高级美术师。相继在安大艺术系、杭州艺专、中国美院学习绘画,师承肖龙士、郭公达等诸大师。擅长山水、也涉猎花鸟。多次参加了历届全国美展及国外展出,享誉社会,博得好评。近十多年来致力于山水画的创作与探索,题材多以祖国名山风貌为主。近年作品除参加全国美展外,并在北京、天津、上海、香港举办个人画展,有不少作品由国家组织去欧、美及苏联和太平洋沿岸国家展出。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介绍,并为国内外美术馆收藏。传略收入《中国艺术家辞典》、《中国现代美术家名鉴》、《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中国当代书画家百人》等辞书。出版有《周光作品选》和《周光画选》共四集。
3.革命干部、吉林省前副省长周光(1912~1977)原名周百根,曾用名周干民。出生于河南商城(今安徽省金寨县)一户贫农家庭。少年遂立大志,14岁便离开家乡,到河南省白沙河镇学徒做工。那时便开始接触和了解共产党的革命思想和主张,并从此投身革命。192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5月,在河南商罗麻参加工农武装暴动,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红四方面军三十二师七十九团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指导员、营政委、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等职。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秋,周光在任红四方面军第十师政治部民运科长期间,因涉嫌放跑土豪(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十师抓获的3个土豪因看押不严逃跑),曾被师部判处死刑。但他宁死不服。恰时军政治部主任洪学智视察该师了解到此事,洪学智当即决定对此事待调查后再作处理。一个月后红军在一个山洞里将土豪查获,通过审讯证明周光与此事毫无关系,遂真相大白,于是军政治部撤消了十师对周光的判决,还了周光的清白。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离开苏区开始长征。一次,民运部部长带周光率一个排到苦瓜寨一带筹粮,被当地民团800多人包围。作战中,民运部部长负重伤,周光接替指挥,他沉着果断,乘敌混乱迅派两名战士冲出重围向军部告急。待增援部队一到,遂率战士向敌人冲击,配合增援部队打垮敌人。不久,他任民运部部长职务。在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苦岁月里,他带领民运部的干部战士冲破国民党军队重重封锁,克服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基础薄弱带来的重重困难,完成了收容、救护伤员和为部队筹集粮草任务,有力地保障了部队作战需要。仅第三次过草地,在短短的7天时间里,就为部队筹集了2700多只羊、200多头牛、100多匹马和17万斤粮食。
抗日战争时期,周光先后到抗日军政大学、晋察冀北方分局党校和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深造。1940年8月,担任晋中6分区政治部副主任,随部队参加“百团大战”,亲临作战部队进行思想动员,与指战员并肩战斗,出生入死,重创日本侵略军。1944年10月奉调南下,担任湘鄂赣军区鄂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组织部队发动群众、武装群众,狠狠打击日寇,为扩大湘赣皖抗日根据地,巩固华东各解放区创造了条件。
1946年4月,周光奉调来到旅大公安总局工作,历任主任、局长等职。在担任总局训练处(政治部)主任期间,他根据旅大地区的政治形势和总局的任务,重点抓了干警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队伍的整顿,提高了人员素质,纯洁了警察队伍。1947年担任总局局长,经旅大地委批准,佩戴二级警衔(中将)。6月,国民党政府派遣一个“视察团”到旅大,图谋接管旅大地区。面对严峻的对敌斗争形势,他坚决按照旅大地委确定的“拖延、孤立、留难、限制、监视”的斗争方针和策略,周密组织,挫败了“视察团”的破坏活动。
1947年至1948年间,国民党为了扭转东北地区败局,在对旅大地区实行经济封锁的同时,大肆向旅大地区派遣特务,建立反动组织,发展地下武装。周光领导公安总局,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破获了大批敌特组织。同时,采取严厉措施取缔反动封建会道门,实行禁毒、禁赌、禁娼和打击匪盗犯罪,使城乡的社会治安秩序得到了明显改善,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为打破国民党对旅大地区的经济封锁,支援解放战争前线,周光领导广大干警自力更生,大力发展生产,积极扩警扩军,不仅解决了公安总局的供给和人员需求,而且为前线筹集、储备、输送了大量军需物资和兵员。据统计,1946年2月至1948年9月,公安总局向前方输送兵员3万余人,派遣医疗队5批,有力地支援了全国解放战争。
大连警察学校创建初期,周光亲自主持制定了警察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教学方针,并亲自为学员授课。任总局局长后,他兼任警察学校校长,为教育和培养公安干警辛勤耕耘。1948年,旅大公安总局(1951年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连公安总队)成立,他任第一总队队长兼第一政委。
1949年夏天,旅大地区遭到强台风袭击,沿海地区房屋倒塌,灾害严重。市委、市政府迅速组织投入抢险救灾斗争。周光亲赴寺儿沟公安分局,带领人员冒着风雨步行到灾情最严重的沿海渔村老尖子沟现场视察、慰问,全村20几户人家,他无一遗漏地逐户看望,对房屋已经倒塌或有倒塌危险的住户,迅速妥善安置搬迁,对群众的各种困难给以接济,把党的温暖用实际行动送到了人民群众之中。各户老少对此无不深深感谢共产党,感谢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光于1950年任旅大市人民政府副市长。1950年11月后,调离大连到吉林省工作,先后任东北军区公安军第一副司令员,长春市副市长、市长,吉林省副省长、省委常委、吉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文化大革命”中,他虽然遭受冲击,但仍然坚持指挥吉林省的工交生产和国家的重点建设,努力做好供应工作,保障人民生活。他身体虚弱,脚肿得穿不上鞋,仍然坚持深入工区。“文化大革”命后期,他因肺心病日益加重住院。当时他的肺活量仅是常人的五分之一,呼吸短促,言谈无力,他坚持边吸氧边工作。一次,他竟然不顾医生劝阻,离开病床,远赴吉林市,实地组织各项建设工作。后来,他病情进一步恶化,经多方救治无效,于1977年4月24日在长春市病逝,终年65岁。
4.海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周光,海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海南省油画学会会员,三亚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海南省乐东县黄流人,毕业于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曾有多幅作品参加省、市及全国性展览,并获过国家级优秀奖,省级二、三等奖,市级一等奖;多幅作品发表于国家、省、市级等各类刊物,个人简介及作品被编入《新世纪海南美术作品选》、《海南省青年画家速写选》、《海南当代油画家作品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