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民城管
摘要“亲民城管”是城市管理者提出的执法为民的理念。亲民城管核心倡导以人为本、情系民生,通过人性化管理,置管理于执法之先,寓执法于服务之中,建立亲民城管目的是为了解决百姓在现实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概述概述城市管理涉及的都是千家万户,关乎的都是百姓切身利益,管理的对象几乎都是下岗职工、城郊失地农民等社会弱势群体,即便是物业管理中所涉及的被管理对象层次要高得多,但毕竟人员素质有好差,人的性格有差异,经济收入有高低。
再者,城市管理中碰到的都是人民内部矛盾,管理中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管不住不说,重要的是容易激化矛盾,给城管带来更大的困难。更何况,说情风还时不时干扰城市管理,使城管陷入说不清道不明的尴尬境地。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很多城市陆续的提出了城管执法者必须践行城管执法为民理念,以人为本、情系民生,着力打造“亲民城管”,坚持做到人性化管理,置管理于执法之先,寓执法于服务之中,在执
法过程中多做换位思考,解决百姓现实存在的诸多问题。作用这种以疏为主、疏堵结合、规范管理、服务到位的亲民城管模式,与那种赶、压、罚为主要手段的城管模式相比,更容易被被管理对象理解和接受,从而既美化了市容,繁荣了市场,又较好地解决了一部分人就业生存问题,为社会安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言论广州市城管局2009年11月3日,据《广州日报》报道:广州市城管局局长李廷贵称,在制止不了违法现场时,城管人员要学会“跑”。“跑”是为避免与流动摊贩发生正面冲突,其目的为“亲民城管”解读对于看惯了小贩们抱头鼠窜的公众,忽然有一天在街头看到跑的竟然是城管,恐怕难免会有些不习惯。城管会沦落到连小贩都惹不起,不得不“跑为上策”的境地吗?当然,假如城管仅仅会“跑”,其实还不能被等同于执法理念从此“亲民”了。按照广州城管局长的建议,只有当对方人数较多,违法场面难以控制时,城管人员才有“跑”的必要。至少,以现在的城管小贩的实力对比,出现这样场景的概率其实不大。
广州市城管局局长的“跑为上”看似高明,其实是一个下策,它不过是各种城管执法怪招的升级版,它不得不让人怀疑,城管仍然是在把摊贩当成自己的“敌人”。
2009年, 建邺市容管理成效显著
——“建邺区城市管理服务请市民参评日”活动见闻
1.成立了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初步构建了适应河西新城建设发展的“大城管”体制机制。
2.积极开展“金陵市容杯”争先创优活动,在前期全市“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评比”工作中,位居全市前列。
3.拆除违建21.5万余平方米,圆满完成20万平方米拆违目标任务,保障了全区重点建设工程顺利推进。
4.投资6000万余元,对集庆门大街全街进行立面改造、道路出新、绿化提档和门头店招出新改造;建设全区亮化集中控制系统,完成3000平方米的门头店招改造任务;累计投入资金208.6万元,共清整街巷道路21条。
5.投资1200万元,购置12个垃圾压缩箱体;完成虹苑垃圾中转站、凤栖苑公厕、虹苑公厕、安民村公厕等环卫基础设施改造任务,破解河西中部地区环卫设施缺失难题;完成综合整治改造出新示范段工程和沿街30幢楼宇的亮化建设
6.与城警、交警、环保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着重探索渣土运输企业的资质化管理、企业化运作及规模化经营等问题,提升运输企业的规范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着重研讨渣土运输车辆安装CPS系统等科技产品,提升渣土运输车辆的科技“含金量”,实现渣土运输规范有序。
本报通讯员 钱年华 林厚彬 解 菁 施艳娜
本报记者 谢臻 实习记者 刘蒙丹 实习生 肖荣
新闻提示
昨天上午,建邺区组织“2009年城市管理服务请市民参评日”活动,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三风”监督员、社区主任和数十位市民代表一起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参与河西新城市容管理,并对服务质量“打分”。
“打分”结果显示,市民对建邺区城市市容管理工作创新意识的满意率为97.7%,行风建设满意率为96.9%,工作成效满意率为96.1%,服务意识满意率为98.4%,廉政建设满意率为93.8%。
建邺区市容管理局局长龚智道表示,该活动旨在倾听社会各界的意见及建议,以期市容部门更好地服务于民。
建邺区市容管理和保洁的装备整齐地排成一排,接受市民“检阅”。
“建邺区城市管理服务请市民参评日”活动现场
“模块化管理系统”高效运转
昨天上午8点30分,40多位市民代表在建邺区城市模块化管理中心,亲眼目睹了区市容局通过“城市模块化管理系统”迅速执法的全过程。
8点45分,区市容局相关负责人通过大屏幕调看南湖广场全景时发现,有人正在广场上散发广告传单,该负责人立即通过模块化平台传播系统,把情况通报给所在区域的街道市容执法人员。执法人员接到指令后,3分钟内赶到现场,没收了广告传单,并对散发者做了批评教育。
据了解,每天这些驻点的信息员都在模块内巡逻,一旦发现涉及城管方面的问题,便用模块通手机将现场拍摄下来,第一时间将照片以“彩信”的形式发送至设置在区政府大楼内的信息中心。
建邺区市容管理局副局长、信息中心副主任陆杲介绍,目前,全区按社区对模块进行划分,共分为56个管理模块小组,每个小组配设1名城管干部、1名行政执法队员、1名模块信息员、4名以上的市容协管员,在各自的模块内执行任务。该系统2006年2月投入运行至今,共发现并上报案件数35万多件,总结案率达95%以上。“使用‘城市模块化管理系统’后,各种城市管理问题从发现到处理结束,一般不超过1小时,目前全区一天至少处理这样的案件100多起。”陆杲说。
现场,一位姓孙的市民说:“政府部门通过这样的形式向市民展示其工作,让我们加深了对市容工作的理解,我们平时也要自觉爱护环境。”
千万元市容管理、保洁新装备集中亮相
高压冲洗车、洒水车、扫路机、小型装载车、特种面包车、警用依维柯、警用越野车……昨天上午,奥体东大门内,环卫、执法、警用等各种涉及建邺区市容管理和保洁的装备整齐地排成一排,接受市民“检阅”。
据建邺区环卫所所长张秀山介绍,近年来,建邺区在市容硬件装备上投入千万元巨资,逐步淘汰了“人力垃圾车”、“老掉牙”的垃圾装运卡车等原始保洁作业工具,并新配备了全新的高压冲洗车、洒水车、扫路机、小型装载车等共计174辆(台),保障整个河西新城的容貌。
张秀山说,正因为有了保洁“先进武器”,全区800多名环卫工人才能将新城每天产生的330多吨生活垃圾处理干净,同时担负起全区236.5万平方米主次干道的保洁和54.9万平方米的街巷保洁等任务。
城管亲民进社区,小区面貌大变样
地处河西新城中部地区的南苑街道国泰民安社区成立于2000年,现有住宅楼110幢,居民5266户、15800人,也是本次“市民参评日活动”的体验点。
记者昨在国泰民安社区的安泰、安康、安民三个居民小区看到,这里的房屋外立面已被整体出新,小区绿化十分完善,道路也已修葺整齐,同时还为居民配建了宽阔的居民广场,不少市民聚集于此闲话家常。
据国泰民安社区主任朱华福介绍,2006年起建邺区连续三年投入3000万元对安泰、安康、安民三个小区进行整治出新,并对硬件设施提档升级,如今该社区已是建邺区“明星社区”。
今年年初,建邺区还提出了城管由“管理型”向“亲民型”转变。尤其针对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采取环卫保洁托管式管理,下派16名保洁员、1名执法队员,2名协管员进驻社区为小区环境“保驾护航”。
另外,该区还在河西北部地区的南湖街道、南苑街道、滨湖街道境内的小区,投资3700万元,新增70个摄像头,最大程度上保障小区居民安全。
河西新城空气质量位居主城区前列
2002年区划调整后,建邺区成为河西新城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主战场”。
但记者昨在体验式采访时看到,目前建邺区的市容市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宽阔的道路、清辙的河流、高耸的楼宇、璀璨的夜景,俨然一座现代化新城。
建邺区市容执法大队渣土中队中队长刘剑介绍,南京市七成的施工工地集中在河西,但整个河西新城的环境质量却连续多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并位居主城区前列。
“如此高密度、大范围的施工,必然会给城市带来渣土、粉尘污染等问题,你们是如何解决的?”
对部分市民的提问,刘剑说,对于河西每一处施工工地,区市容局都要求施工方每天必须做到冲洗门前区域、材料堆放整齐、美化施工围墙等,同时现场还派人驻点监督把关。
刘剑说,建邺区还联合了区建设、房产、环保、交警、城警等部门一同执法,将全区96家工地督查任务层层分解,确保落实。
针对新城渣土车随处跑、机动性大的特点,建邺区城管部门还在汉中门大街、河西大街等8条渣土车出入的要道设立了检查点,实施24小时监控,随时发现、制止违章行为。对省市重点工程项目,还派遣经验丰富的一线执法人员现场指导,大大减少了渣土污染事件的发生。
2010年,建邺“大城管”寻求新突破
记者昨从建邺区市容局获悉,明年河西新城将紧紧围绕“做实大城管,长效有突破,模块再拓展,专项树精品,服务推新招”工作思路,继续精心打造“清洁、有序、亮丽”的河西新城。
拓展新的管理思路
据介绍,河西新城将以社区工作站为依托,拓展模块化管理功能,建立城市管理工作小组,在每个社区配齐1名城管干部、1名行政执法队员、1名模块信息员、4名以上市容协管员,进一步夯实城市模块化管理基础。
市容管理方面,拟建立两条规范早点摊一条街,杜绝夜市排档,坚决杜绝农贸市场周边溢摊现象。同时对商家、店铺的卫生责任区进行划分,重新签订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
对于渣土运输管理,则继续推进“四有两不制度”。“四有”是指“有硬化、有围档、有洗车台、门前有保洁员”,“两不”是指“渣土车后档板不超高、车轮不带泥”。
采用新的整治办法
据了解,在拆违控违的进程中,建邺区市容局还将围绕城建重点项目、道路改造出新、小区出新、违法用地、涉农街道及楼顶违章等方面,强势推进拆违;采取巡查、设立卡点、控制建材等综合措施,坚决遏制新搭违建。
另外,全区整治环境卫生也将出台新办法,具体是在“一般道路两清扫、30分钟巡回捡,重点道路三清扫、15分钟巡回捡”的基础上,继续推行道路清扫保洁百分制考核、量化评分制度,细化“分时清扫、快速保洁、当班考核”的快速化保洁新机制;新建一座保洁员公寓,全面完成3座垃圾中转站、3座公厕建设改造;做好万达广场大型商业区域周边环境整治与管理。
建设新的景观形象
根据全市道路整治出新计划,河西新城将精心规划设计应天大街综合改造方案,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应天大街景观容貌。
同时,区市容局还将对全区老损破旧的门头店招进行调查摸底,计划出新改造门头店招2000平方米;对全区现有亮化设施进行维修养护,重点做好水西门大街部分亮化设施提档升级工作,精心打造河西新城新亮点。
出新改造后整洁璀璨的水西门大街夜景。
管理建议首先,城管队伍建设是首要因素。成事在人,做好城管的事,关键在于城管的人。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城管队伍刻不容缓。只有拥有了一群心怀“亲民”的人、有一支善于“亲民”的队伍,“亲民城管”指日可待。
其次,在沟通上下功夫,架起城管部门和市民之间互信与理解的桥梁,彼此能够互相换位思考,形成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使部门与市民之间在互相谅解、沟通、尊重的基础上,减少摩擦与冲突。
第三,在管理上进一步体现人性化。城管执法要进一步规范、文明,充分体现人性化,因地而宜,区别对待,避免粗暴执法和“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