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克西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帕拉克西龙(学名:Paluxysaurus)是种原始巨龙形类恐龙,化石发现于美国德州胡德郡的双子山组地层,年代为下白垩纪的晚阿普第阶到早阿尔比阶,约1亿1200万年前。目前已在当地的尸骨层中,发现至少四个个体的化石。如同其他蜥脚类恐龙,帕拉克西龙是种大型、四足、草食性恐龙,具有小型头部与长颈部。

发现与历史在帕拉克西河流域,经常发现蜥脚类的骨头与足迹化石,它们过去时常被归类于侧空龙,包含一个部份骨骸。这些化石长发现于玫瑰谷组,位于双子山组地层上方。

在1980年代中期,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学生在德州胡德郡的一个牧场,发现一个尸骨层,并挖掘到1987年。在1993年,由南卫理公会大学、福斯沃斯科学和历史博物馆、塔尔顿州立大学组成的团队再度展开挖掘工作。这些新发现的蜥脚类化石似乎是同一种恐龙。当地也发现了硅化木。根据砂岩沉积层研判,当地在下白垩纪曾有河流经过,化石即是从砂岩中挖掘出的。

帕拉克西龙的正模标本(编号FWMSH 93B-10-18)是个相连的左上颌骨与鼻骨,以及牙齿。其他的标本还有:七节颈椎、十三节背椎、三十节尾椎,以及除了手部与脚掌以外的一些四肢与肩带骨头。帕拉克西龙与其他蜥脚类恐龙的差异在于脊椎特征;而与下白垩纪北美洲的其他蜥脚类恐龙相比,其他部位的骨头也有形态上的不同处。帕拉克西龙的化石目前仅发现于当地的尸骨层。近年在附近的德州怀斯郡新发现的化石(编号SMU 61732),被归类于侧空龙的未定种(Pleurocoelussp.),而非帕拉克西龙。帕拉克西龙与这个侧空龙的新种有不同处,但仍有争论。

分类帕拉克西龙是在2007年由Peter J. Rose所命名。其学名意为“帕拉克西蜥蜴”,是以德州胡德郡的帕拉克西镇与邻近的帕拉克西河为名。Peter J. Rose并提出一个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他认为帕拉克西龙与腕龙共同属于腕龙科演化支。但是腕龙科的分类仍有争论,目前只有一个共有衍征:股骨中段的横向相当宽。无论帕拉克西龙是否属于腕龙科,它们应该是种原始巨龙形类恐龙。

界:

动物界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

蜥形纲Sauropsida

目:

蜥臀目Saurischia

亚目:

蜥脚形亚目Sauropodomorpha

下目:

蜥脚下目 Sauropoda

(未分级)

大鼻龙类Macronaria

科:

腕龙科 Brachiosauridae

属:

帕拉克西龙属Paluxysaurus

Rose, 2007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