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科塔齿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达科塔齿龙(学名:Dakotadon)是种禽龙类恐龙,化石是个部份头骨,发现于美国南达科塔州的拉科塔组(Lakota Formation)。

在1989年,大卫·威显穆沛(David B. Weishampel)与菲利浦·比约克(Philip R. Bjork )将这些化石命名为拉科塔禽龙(I. lakotaensis)。某些研究人员提出异议,认为拉科塔禽龙比贝尼萨尔禽龙(I. bernissartensis)更为原始,并可能是Theiophytalia的近亲。大卫·诺曼(David Norman)则认为拉科塔禽龙是贝尼萨尔禽龙的一个异名。

在2008年,葛瑞格利·保罗(Gregory S. Paul)重新研究禽龙的各种,将拉科塔禽龙独立为新属,拉科塔达科塔齿龙(D. lakotaensis)。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

蜥形纲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鸟臀目Ornithischia

亚目:

角足亚目 Cerapoda

下目:

鸟脚下目 Ornithopoda

(未分级)

禽龙类 Iguanodontia

属:

达科塔齿龙属Dakotadon

Paul, 2008

种:拉科塔达科塔齿龙D. lakotaensis(Weishampel and Bjork, 1989 原为拉科塔禽龙) (模式种)

化石时期:白垩纪早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