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抖空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北京抖空竹
抖空竹

基本信息文化遗产名称:北京抖空竹

所属地区:北京·宣武区

遗产编号:BJⅥ-2

遗产类别:杂技与竞技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北京宣武区文委

技艺概述空竹一般为木质或竹质,是一种用线绳抖动使其高速旋转而发出响声的玩具。空竹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传说三国时,曹植曾作《空竹赋》。从明代《帝京景物略》一书中记述的空竹玩法和制作方法,以及明定陵出土的文物考证,可知“抖空竹”在民间流行的历史至少在600年以上。

宣武区广安门内下斜街的都土地庙(今宣武医院院址)建于明代,民国时,每月逢初三、十三、二十三日庙会开市,特别是春节和二月二龙抬头时,表演空竹和出售空竹是庙会特色和重要内容。受其影响,广安门内地区历史上就有许多以“抖空竹”为重要游艺活动的居民,其中不乏世家传人,是当时市民生活中的一景,更是北京胡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北京竹木空竹的制作者、人称“空竹张”的张国良先生祖居宣南,其空竹制作经历了三代人的传承与发展。

空竹分为双轮空竹、单轮空竹、双轴空竹、双轮多层空竹和异型空竹等。一般空竹约重二三百克,直径十五厘米左右。广安门内的空竹制作是纯手工的,有精湛的技术和独特的制作工艺。抖空竹集娱乐性、游戏性、健身性、竞技性和表演性于一身,技法多样,目前掌握的花样技法就有100多种,还有双人、多人等众多集体花样。

空竹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具有文化娱乐价值、健身锻炼价值和社会民俗价值。广内地区的空竹具有制作工艺高、样式多、品种多、花样多的特点。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与变迁,空竹作为历史发展的见证和民俗文化的传承,面临着文化空间缺失、家族传承困难、研究成果奇缺、空竹商品濒临灭亡等严峻形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