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遂将齐国改为临淄郡,今广饶地面上的4个小县(千乘、乐安、琅槐、钜定)归临淄郡所辖。秦始皇采用李斯的建议:“夷郡县城,销其兵刃,示不复用”(《史记·李斯传》)。战国时,齐国于境内置五都,不置郡县。临淄为齐国都城,“城临淄水,故名临淄”。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灭齐为郡,治临淄”。六国既灭,秦始皇“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此三十六郡之名,史记未载。南朝人裴骃集解史记,所举三十六郡中有齐郡与琅邪郡。但秦代封泥有“临菑司马”之文,秦时司马为边郡属官,因此在齐国中心地区应置有临菑郡。据谭其骧考证,秦代已有济北郡、胶东郡之名。秦代封泥又有“即墨太守”、“城阳候印”,因此临菑、济北、即墨、城阳、胶东等郡可能均为秦代所置。惟齐郡与临菑等郡之关系已难以考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