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庵印泥制作技艺
基本信息

文化遗产名称:鲁庵印泥制作技艺
所属地区: 上海 ·静安区
遗产编号:Ⅷ-15
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静安区
遗产级别: 市
工艺概述鲁庵印泥是印泥中的上品,与西泠印泥、潜泉印泥等相比,鲁庵印泥也是最好的。因其具有“印色鲜艳雅丽、质薄匀净,细腻而粘稠度高,热天不烂,寒天不硬,永不褪色”的特点,故用此印泥,即便连钤细元朱文印十方,印文不走样,特别是一批珍贵的篆刻名作在鲁庵印泥的衬托下才能完整地展现出来,这在别的印泥是办不到的。
鲁庵印泥在上海独树一帜,海派书画名家吴湖帆、贺天健,书法家高振霄、王福厂、篆刻大家陈巨来等都使用该印泥,并作为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等相关部门进行书画鉴定的重要依据,其影响也波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受到书画家们的欢迎。
鲁庵印泥是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而成的,因其用料之讲究,特定配方、制作技艺之精细,加之现有原料的匮乏,已很难恢复,因此值得对其进行保护。[1]
制作过程“鲁庵印泥”由清末民初的海派印泥大师张鲁庵创制,印泥的制作过程包括手工操作和自然氧化,制作配方有50余种,不仅可以使印文保持原样,还能保证盖到纸上的印章永不褪色。[2]
印泥特点1、具有特定的配方
2、具有特定的制作技艺
3、印色鲜艳雅丽、质薄匀净,细腻而粘稠度高,热天不烂,寒天不硬,永不褪色
4、具有传承谱系[3]
工艺现状静安区已经对“鲁庵印泥”的保护进行了相应的规划,计划成立一个鲁庵印泥培训班,并邀请一些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年轻篆刻家、印泥制作技师参与这项技艺的传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