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尿道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霉菌性尿道炎的诊断】诊断依据

1.症状尿道痒感,排尿时有烧灼感。

2.检查尿道口有少量分泌物溢出,呈水样或粘液样,少数红色或黑色。

3.实验室检查 取尿沉渣、尿道分泌物或尿道拭子查霉菌或培养。尤其在留置导尿管时应定期检查。

鉴别诊断

1.非特异性尿道炎 是非特异性细菌引起之尿道炎症病变。有尿道痒感、疼痛,常伴尿频、血尿;并有尿道分泌物,初为粘液性,后呈多量脓性。尿液培养可找到非特异性细菌。

2.滴虫性尿道炎 为毛滴虫所引起的尿道炎症改变。有尿道痒感、不适。有多量粘液性稀薄的尿道分泌物,继发感染时,可为脓性。取尿道分泌物镜检,可找到滴虫。

【霉菌性尿道炎症状】霉菌就是我们所说的白色念珠菌,当外生殖器有念珠菌感染时,均可通行性接触互相播送而导致霉菌性尿道炎的发生。在临床上,多数霉菌性尿道炎患者的症状可表现为感到尿道痒、排尿有灼烧感觉,偶尔会有刺痛,少数患者也可有排出分泌物的症状出现。

【男性霉菌性尿道炎】男性霉菌性尿道炎其实就是霉菌性尿道炎的一种很少见的疾病,平时机体抵抗力强,免疫系统正常,霉菌一般不容易侵袭引起感染。但男性霉菌的发病率也很高,这与不卫生,外因的影响如长期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及滥用广谱抗菌素等,此外包皮过长也是导致疾病的关键原因之一。

男性霉菌性尿道炎的症状

男性霉菌性尿道炎的潜伏期较难恰当,尤其是性同伴较多或无症状病原体携带者。男性霉菌性尿道炎典型的症状是尿道刺痒、轻重不一的尿频、尿急、尿痛和排尿艰苦。尿道口有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症状较淋病为轻。少量的分泌物,易见于较长时间不排尿或夜间没有排尿至晨起排尿前,有的发扬为痂膜封口或见内裤有淡黄色肮脏。自觉症状不明显或排尿时间间隔较短者,尿道分泌物易被尿液冲失。男性霉菌性尿道炎检查见尿道口秋毫水肿或潮红、秋毫外翻,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沿阴茎根部至尿道口方向挤压尿道,可挤出粘液或脓性分泌物,偶有微薄触痛。患者自觉排尿时常、尿痛浓烈或排尿终末烧灼性疼痛。

女性霉菌性尿道炎的预防(1)坚持大量饮水:肾脏排泄的尿液,对膀胱和尿道起着冲洗作用,有利于细菌的排出,每天大量饮水,2~3小时排尿一次,能避免细菌在尿路的繁殖,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病率,这是预防尿路感染最实用有效的方法。在疾病的发作或缓解阶段,每天大量饮水,亦有利于疾病的恢复,饮茶水或淡竹叶代茶饮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注意个人卫生:女性阴部及尿道口寄居着大量细菌,是发生尿路感染的先决条件。因此,要经常注意阴部的清洁,要勤洗澡,且不要用池浴或盆浴,要勤换内裤,在新婚、月经、妊娠和产褥期,尤应注意。女婴要勤换尿布。

(3)尽量避免使用尿路感染器械和插管:尿路器械易把尿道远端的细菌带入膀胱和上尿路,尿路插管后易发生持续性菌尿,因此,应尽量避免使用。在必须使用时,要严格消毒,在尿路器械使用48小时后,宜作尿培养,以观察是否发生尿路感染。用尿路器械检查之前,已经有细菌尿的病人,宜先控制感染。

有些患者当时虽无细菌尿,但以前曾有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史或有尿路异常,在尿路检查或前后48小时宜服用抗菌素以预防感染。在留置导尿的头三天,给予抗菌药可预防或延迟尿路感染的发生,但3天以后给药则无预防作用。另外,密闭式的引流系统连接尿路留置导尿管,可使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