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项圣谟画芦雁
基本资料

【名称】明项圣谟画芦雁[1]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明代
【作者】项圣谟
【规格】纸本,水墨画,80.6×39.8公分。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作品简介

石渠宝笈三编廷春阁著录:自题。不知回雁峰。相去几多远。一行千万行。渐渐来何晚。项

圣谟作。钤印五。免乌叟。岳川之灵。伯子孔彰。留真迹与人间垂千古。天籁阁中文孙。
鉴藏宝玺五玺全。宝笈三编。宣统御览之宝。
鉴藏印记中有方“天籁阁中文孙”,足见其景仰祖父项元汴之情。[2]
艺术赏析

此幅写远山阔水。雁侣芦花。丛汀芦苇,群雁就宿,或低翔而下,或结阵远来。于江天空旷之中,写霜秋暮景,使人观之,若有萧瑟凛冽之气,可谓善画者以意胜也。[1]
作者简介

项圣谟(1597~1658),明末清初画家,初字逸,后字孔彰,号易庵,别号胥山樵、逸叟等,浙江嘉兴人。祖父项元汴,为明末著名书画收藏家和画家。伯父项德新也善画。他受家庭环境熏染,从小喜爱绘画,才华早露。有《朗云堂集》、《清河草堂集》传世。项圣谟善画山水、人物、花卉,尤以山水见长,不受当时各种流派的影响,而于自己的家藏中,直接向古人学习,广泛地吸收前人的创作经验,山水画融汇了宋人用笔的周

密严谨和元人的韵致,笔法秀逸,布局大开大合,富于变化,特别对乔木的刻画,寓巧于拙,形象鲜明强烈。尤喜画松树,有“项松之名满东南”之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