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不逮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成语】

见不逮闻

【读音】

jiàn bù dài wén

【释义】

逮,及,到,赶上。“不逮”,就是不及,亲眼见的不及过去听说的好,就叫“见不逮闻”或“见不如闻”,是说“徒有虚名”的意思。

【出处】

据《唐书》记载:唐初有个崔信明,爱写诗,很自负。他有“枫落吴江冷”的诗句,颇得当时的扬州录事参军郑世翼的赏识。不过那时他们两人还没见过面。有一次,郑世翼坐船行于长江上,偶然与崔相遇。崔求见。当郑世翼知道他就是崔信明时,表示非常欢迎,当即停船接待,并且谈起那句诗来,大大称赞了几句,同时问他有没有新作,可不可以看看。崔听了喜不自禁,立刻取出了一大堆来,递给郑世翼。郑翻了几页,越看越不感兴趣,竟举手往江里一扔,说了声:“所见不逮所闻!”立刻命令开船,不顾而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