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镇消防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要介绍大安镇消防节是平南县大安镇特有的节日,创建于清朝道光十四年(公元1836年)。当年大乌圩(大安镇)遭遇一场特大火灾,火烧连营,损失极为惨重。火灾过后,镇上各界有识之士,发动各商号、店铺和街坊,捐资赞助购置水柜、水槽及灭火器材,以街为单位成立了7个消防所,为了提高民众的消防意识和检试器材的使用情况,约定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日进行演练,举行射高、射远等消防演习活动。这个群众性活动一直延续至今,已有168年的历史了。大安消防节,初期为民间自发形成的一个定期性活动,约定在每年秋高气爽的农历八月二十日进行全圩消防演练,举行射高、射远消防竞技演习。举行活动时,各街道居民从消防所和家里搬出消防水柜等器械,举起大旗,游大安镇各街一圈,最后集中到演练会场进行消防大比武。其中还有各色舞狮队、八音队、舞队穿插其间,平添了不少热闹气氛。目前各消防所都保存有一至二台晚清时期的各类消防水柜(有的还可使用)、手动射水枪、消防帽、消防木桶、火钩、喉叉、火炬及用于报警的铜锣等。演练比赛一般由各街的消防所组队,设高、远火球各一个,先射灭高火球(12米),后射灭远火球(18米),每次时间为10分钟,用时最短把火球灭者分一、二、三名次奖励;参与队都有奖励。这些人力水柜在20多个壮汉的奋力摇、压下可以射出近30米的水柱,各队由指挥员统一号令队员动作合一,奋力拼搏争取第一。届时旁观群众有数万人观看“消防节”。新中国后,增加妇女建队参加竞技比赛。自消防节开展以来,提高了全镇居民的消防意识。平时,邻里之间互相监督,发现有火灾隐患的及时指出。一旦出现火警,全镇居民不论男女老少,都会自觉投入灭火行列,绝无袖手旁观者。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发展初具规模,近年出现三百多家制衣作坊和企业,消防安全问题更为突出,提高大安镇消防节的影响迫在眉捷。这一群众性组织活动,得到消防部门和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加强消防专业人员的培训,逐步整改火灾隐患,加强群众的防火安全意识。但是消方器具已经不适合现代高层建筑消防须要,实用意识已淡薄;各消防所一直都利用旧民房,因经费不足,造成失修破烂,近年因防盗不严,常有器材失窃的现象;有些器材在消防演练中陨坏,因缺少资金,维修困难。

基本内容演练比赛一般由各街的消防所组队,设高、远火球各一个,先射灭高火球(12米),后射灭远火球(18米),每次时间为10分钟,用时最短把火球灭者分一、二、三名次奖励;参与队都有奖励。这些人力水柜在20多个壮汉的奋力摇、压下可以射出近30米的水柱,各队由指挥员统一号令队员动作合一,奋力拼搏争取第一。届时旁观群众有数万人观看“消防节”。新中国后,增加妇女建队参加竞技比赛。

基本特征大安消防节,初期为民间自发形成的一个定期性活动,约定在每年秋高气爽的农历八月二十日进行全圩消防演练,举行射高、射远消防竞技演习。举行活动时,各街道居民从消防所和家里搬出消防水柜等器械,举起大旗,游大安镇各街一圈,最后集中到演练会场进行消防大比武。其中还有各色舞狮队、八音队、舞队穿插其间,平添了不少热闹气氛。

主要价值自消防节开展以来,提高了全镇居民的消防意识。平时,邻里之间互相监督,发现有火灾隐患的及时指出。一旦出现火警,全镇居民不论男女老少,都会自觉投入灭火行列,绝无袖手旁观者。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发展初具规模,近年出现三百多家制衣作坊和企业,消防安全问题更为突出,提高大安镇消防节的影响迫在眉捷。这一群众性组织活动,得到消防部门和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加强消防专业人员的培训,逐步整改火灾隐患,加强群众的防火安全意识。[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