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赵汉

赵汉

一、明朝人氏[明]字鸿逵,号渐斋,正德六年(一五一一)进士。官山西参政。归自构园居曰序芳,又曰常足窝,海内名人作歌赠之。又制一舟名平查。优游林壑,善绘事,工画兰,诗酒自娱。著渐斋诗草。《檇李诗系、明画编韵》

二、原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题像】赵 汉:(1919-1966),男,汉族,1919年生,河北省定县高辛庄村人。原名王兆汉。1927年起在本村读小学。1931年7月起在县立第八高级小学读书。1934年7月至1937年7月在省立定县第九中学读书。在党的教育影响下,开始参加抗日活动。1938年2月至4月参加定县游击队,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至11月任中共定北县区委书记兼青年会主任。同年11月至1939年2月任中共定北县委宣传部部长兼青委书记。1939年2月至1940年4月任中共定北县委组织部部长兼青委书记。1940年4月至1942年1月担任中共定北县委书记兼县议长。这期间,敌人抓走其9位亲人,威胁和逼迫其投降,但不为所动,坚持斗争。1942年1月至1943年9月任中共望定县委书记兼县支队政治委员。1942年6月任中共晋察冀区第三地委委员。1943年被中共北岳区委选派为出席党的七大代表。1943年10月赴延安,途中因病住晋绥后方医院。1944年4月到达延安,在中共中央党校一部学习。参加整风运动。1945年4月至6月作为晋察冀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同年9月至1946年10月在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作,负责研究晋察冀干部工作,后任机要秘书。1946年秋被派回晋察冀边区工作。同年11月至1947年6月任中共雁北地委组织部部长。1947年8月至11月任中共晋察冀边区第三地方委员会副书记兼冀晋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同年11月至1948年11月任中共雁北分区地委书记兼北岳军区雁北军分区政治委员。冒着生命危险赴山西大同与敌人谈判,赢得大同市的和平解放。1948年11月任大同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1949年1月至9月任中共大同市委书记。2月至5月任大同市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4月至9月任大同市市长。同年12月至1951年4月任大同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1951年3月调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作,历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厅主任、秘书长。1960年9月至1966年8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1962年主持起草《关于党的组织工作的若干经验教训》,总结党的建设与经济工作的结合、提高干部质量等经验。1963年在福建调查后,提出培养选拔新生力量的问题,并在《人民日报》发表《积极地培养和大胆地提拔新生力量》的文章,提出培养新生力量是党的一项战略任务等观点。1965年率先提出提拔青年干部到领导岗位任职。“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66年12月14日在北京逝世。1979年1月中央组织部为其恢复名誉,举行追悼会。是中共七大正式代表,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谈谈中国共产党的整风运动》一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