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特鲁德·斯坦
格特鲁德·斯坦(Gertrude Stein,1874–1946年),美国作家。她创立了一种独特的几乎有点孩子气的写作风格。这种风格影响了舍伍德·安德森和欧内斯特·海明威等作家。在她的作品中,作者极力传达她所谓的“持续性存在”的观点,因此作品中摒弃规范的标点使用规则,强调印象之作而非叙列陈述,还经常重复使用同一单词和短语,如“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这是出自《地理与戏剧》(1922年)里的一句话,也许是她最著名的一句话。她还喜欢收集“印象派”、“后印象派”以及“立体派”艺术作品,经常鼓励年轻作家和艺术家,这也使得她为人所称道。
很多评论家认为《三种生活》(1909年)是她最好的作品,这部作品表达了对三位美国工人阶级妇女的同情。《美国人的本质》(1925年),是一部以小说化方式描述作者家族数代人的作品。《爱丽丝·托克拉斯的自传》(1933年),在她的终身密友看来,主要是写作者本人。她还为维吉尔·汤姆森的歌剧《三幕剧中四圣人》(1934年)和《所有美国人的母亲》(1947年)创作了剧本。
格特鲁德·斯坦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阿列格尼,1897年毕业于拉德克里夫学院并进入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学习。1902年,她与哥哥里奥一起前往英格兰,第二年又前往法国,她的后半生都是在法国度过,并成为亨利·马蒂斯、帕布罗·毕加索以及乔治·布拉克等艺术家以及安德森、海明威和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等作家的朋友。1934年,斯坦回到美国巡回演讲。在法国被德国占领期间,她居住在她乡村的家中。在巴黎解放之后,她的公寓成为美国大兵的聚集地,她以美国大兵为题材写下了《布鲁斯与威利》(1946年)。
其他作品包括《温柔的钮扣》(1914年)、《创作就是阐释》(Composition as Explanation)(1926年)、《如何写作》(1931年)、《美国地理历史》(1936年)以及《毕加索》(1939年)、《我曾经见过的战争》(1944年)。还有几部作品是在去世后出版,包括《最后的歌剧与戏剧》(1949年)、《两个人:格特鲁德 斯坦与她的哥哥》(1951年)以及《字母表与生日》(195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