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药品名称通用名: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

曾用名:脑复康注射液、乙酰胺吡咯烷酮氯化钠注射液

英文名:PiracetamandSodiumChlorideInjection

汉语拼音:BilaxitanLühuanaZhusheye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吡拉西坦(C6H10N2O2),氯化钠。

基本信息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

【成 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吡拉西坦。其化学名称为:2-氧化-1-吡咯烷基乙酰胺。辅料:氯化钠,注射用水。

【性状】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适 应 症】 用于治疗因脑外伤所致的颅内压增高症。

【规格】 (1)50ml:吡拉西坦10g与氯化钠0.45g;

【用法用量】 用于降颅内压:静脉滴注,一次16-20g,5-10分钟内滴完,6-8小时滴注一次,连续用药3-5天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可有口干,食欲减退、荨麻疹及记忆思维减退等反应。少见兴奋、 易激动、头晕、头痛和失眠等,偶见轻度氨基转移酶升高。

【禁忌】 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2.早产儿,新生儿禁用。

3.锥体外系疾病,Huntington舞蹈病者禁用。

4.对本品成份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并应适当减少剂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儿童用药】 早产儿,新生儿禁用,儿童用量减半或遵医嘱。

【老年用药】 根据肝肾功能减量使用或遵医嘱。

【药物相互作用】]本品与华法林联合应用时,可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可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在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同时应用吡拉西坦时应特别注意凝血时间,防止出血危险,并调整抗凝治疗的药物剂量和用法。

药理毒理1.药理:本品为脑代谢改善药,吡拉西坦属于γ—氨基丁酸的环形衍生物。有抗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所致的脑功能损伤的作用。能促进脑内ATP,可促进乙酰胆碱合成并增强神经兴奋的传导,具有促进脑内代谢作用。可以对抗由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所致的脑功能损伤。对缺氧所致的逆行性健忘有改进作用。可以增强记忆,提高学习能力。2.毒理:动物实验的急性毒理实验表明,小鼠灌胃剂量大于10g/Kg,未见死亡。静脉给药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9.2g/Kg。亚急性和慢性毒理实验均未发现对大鼠、狗的生长发育有任何不良影响。对血液、心、肝、肾、脑等重要内脏器官和功能均无影响。

药代动力学吡拉西坦口服后本品很快从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并透过血脑屏障到达脑和脑脊液,大脑皮层和嗅球的浓度较脑干中浓度更高。易通过胎盘屏障。口服后,30~45分钟血药浓度达到峰值,血浆蛋白结合率30%,半衰期(t1/2)为5~6小时。体分布容量为0.6L/Kg。吡拉西坦口服后不能由肝脏分解,以原形形式从尿和粪便中排泄。肾脏清除速度为86ml/分钟。大便排出量约为1%~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