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钦龙

瑞钦龙(学名Rinchenia)是上白垩纪蒙古的一属偷蛋龙科恐龙。模式种蒙古瑞钦龙(R. mongoliensis)原先被认为是偷蛋龙属的一个物种,1986年瑞钦·巴思钵(Rinchen Barsbold)将它命名为蒙古偷蛋龙(Oviraptor mongoliensis),但于1997年巴思钵重新审核时发现了它们之间明显有很多差别,并提出了新的瑞钦龙属。但是他并没有作出详细的描述,故当时此名称是无效的,直至2004年乔治·奥利舍夫斯基(George Osmólska)重新使用了这个名称。
瑞钦龙目前仅发现一个标本(编号GI 100/32A),包含一个完整头骨、下颚、部分脊柱、部分前肢、肩带、部分后肢、骨盆、叉骨。瑞钦龙与偷蛋龙的大小相近(约1.5米长),但骨骼上的几个特征,尤其在头颅骨上,都有明显的分别。它的骨骼较偷蛋龙为轻巧。偷蛋龙有一个与葬火龙相似的低冠,但瑞钦龙的头颅骨上有高圆拱的盔。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
蜥形纲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Saurischia
科:
偷蛋龙科 Oviraptoridae
属:
瑞钦龙属Rinchenia
Osmólskaet al.,2004
种:
蒙古瑞钦龙R. mongolien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