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夺权
一月夺权也称一月风暴,是中国大陆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重要事件,事件于1967年1月在上海开始,由于毛泽东的认可而进一步推动了全国的夺权运动。一月风暴这一称呼出自《人民日报》社论,文革期间也有称“一月革命”,是张春桥等意欲与苏俄十月革命相应、比肩的对称。
1967年1月4日《文汇报》的权被夺,并发表夺权宣言。5日,又夺了《解放日报》的权,声明不再是中共上海市委的机关报。6日,张春桥、姚文元借工总司等全市各造反组织名义,召开“打倒市委大会”,批斗了中共中央华东局、中共上海市委、市人委的主要负责人陈丕显、曹荻秋、魏文伯等,并将全市几百名局级以上干部揪到会场陪斗。大会发出三项通令:
宣布不再承认曹荻秋为上海市市长; 勒令上海市委书记陈丕显交代所谓“反革命罪行”; 要求中共中央彻底改组上海市委。 会后,市委、市府所有机构被迫停止办公,权力落到张、姚、王等人手里。这次大会是上海“一月革命”的开端和标志。
1月8日,在张春桥、姚文元指挥下,成立“上海市抓革命促生产火线指挥部”成为全市生产的实际领导机构。张春桥称之为“经济苏维埃”。随后又成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保卫委员会”,取代公安司法机构。还企图用上海市“造反组织联络站”,取代中共上海市委。同日,毛泽东对上海造反派的夺权活动表示支持,表示“这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这是一场大革命”,“两个报纸夺权,这是全国性的问题。我们要支持他们造反”,“上海革命力量起来,全国就有希望。它不能不影响整个华东,影响全国各省市”。9日,《人民日报》发表上海造反组织《告上海全市人民书》,并加《编者按》传达了毛泽东的意见。
11日,中央文革小组为中共中央、国务院起草了致上海各“革命造反团体”的贺电,并号召全国学习上海“造反派”的经验。2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认为“一月风暴”是“今年展开全国全面阶级斗争的一个伟大开端”,号召“从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和坚持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顽固分子手里,自下而上地夺权”。在这一时期上海市红卫兵革命委员会(简称“红革会”)等其他组织曾经先后发动过四次全市性夺权,都被张春桥等人分化、搞垮、镇压。2月5日,正式成立上海人民公社。后来由于毛泽东不赞成用公社之名,于24日改名为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张春桥为主任,姚文元、王洪文、徐景贤等为副主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