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遗产信息所属地区:河南·信阳·固始县

文化遗产名称:灶书

遗产编号:Ⅵ-4

遗产类别:曲艺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信阳市固始县

遗产级别: 省

基本简介灶书,是河南信阳地区固始县特有的民间曲种,也是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稀有曲种之一。专家学者评论灶书《郭丁香》填补了汉族地区没有民间叙事长诗的空白,丰富了汉族民间叙事的宝库,为汉族文化的研究和中国叙事诗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范本。

灶书起源关于“灶书”的来源,说法有二:一说是因为说书的内容多孤孀之怨、弃妇之愤,深闺幽情及村野爱情故事,听众又多属不出门的“锅前锅后人”,即丫环、仆女、老妈子,故名日:“唱灶”,唱的内容则是“灶书”。另一说法则因它最早的唱段是《郭丁香》,人称丁香为“灶王奶奶”,称她丈夫张万良为“灶王爷”,所以唱他们的故事,就叫“唱灶”,唱词就叫“灶书”。

艺术发展据调查考证灶书产生于清代早期,至令已有近300年历史,它最早产生流行于固始东乡、北乡一带。至鼎盛时期即清末至民国年间才在固始县毗邻的商城县、潢川县、淮滨县、安徽省霍邱县、阜南县、金寨县等部分区域流传,以后又流传到整个信阳地区和湖北省等地。建国以后,由于农民群众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的改变而带来的文化生活的改变,农业合作化前,灶书还在农村时有演出,此后便逐步走向衰亡。如今除八十岁以上的艺人和六十岁以上的听众,对它的声腔音乐表现形式、主要曲目,尚保留记忆外,中、青年一代知情者已寥寥无几。[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