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坡彝族跳弓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那坡彝族跳弓节详细介绍所属地区: 广西 · 百色 · 那坡县

文化遗产名称:那坡彝族跳弓节

遗产编号:Ⅹ-22

遗产类别:民俗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广西省那坡县

遗产级别: 省

跳公节,又名跳弓节,是那坡县彝族村寨的传统节日,主要分布在城厢镇的达腊、念毕、者祥三个屯和下华公社的坡伍屯,为期三天。传说是有一位彝族的祖先,曾率领彝人在保卫疆土的战斗中被敌人围困在大山竹林中,情况十分危急。后他们依靠全族人的智慧,以竹子弓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奋起反击,获得大胜。当凯旋时,族人的热烈庆贺,演变成跳公节,被后人沿袭为俗,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

跳公节,彝语称为“嘈契”,意为“跳弓舞”,也称“孔够”,意为“快快乐乐,祈祷祝福”。跳弓节是那坡彝族人民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各个村屯过节的具体日期虽不尽相同,一般都在每年农历四月上、中旬举行。

跳弓节的内容极为丰富多彩,节日期间,彝族同胞,身着民族服装,蒸糯米饭,酿制包谷酒,杀猪宰鸭,踏起彝族独特的舞步,吹起自制的葫芦丝,击起古老的铜鼓,张张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快乐,其舞蹈、乐器、服饰等无不显出浓郁的和古色古香的民族风情。但以祭神和歌舞为主,整个节日活动要举行三天才能结束。第一天,先祭祀祖先和天地众神,祭毕,人们集中到村寨场坪跳集体舞,重现当年庆祝抗敌将士胜利归来的场面,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第二天晚上,人们又到各家各户去跳舞,互祝平安吉祥。在两天的跳舞过程中,还不时穿插具有特定内容和民族特色的表演活动。第三天是做“三朝”,即上坡祭山,祭山结束后,来参加节日活动的客人要立即离去,否则便被视为不友好。等客人走完,全村男女凡能干活的都得于当天下地干一门活路,表示人勤神佑,今年定将获得好收成。

一年一度的跳弓节具有极强的魅力,它展示了彝族人民独特的民俗风情,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