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系统容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容错系统定义归纳容错系统的定义,有以下四种:

(1)规定功能的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对自身错误的作用(软件错误)具有屏蔽能力,则称此系统为具有容错功能的系统,即容错系统。

(2)规定功能的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从错误状态自动恢复到正常状态,则称之为容错系统。

(3)规定功能的系统,在因错误而发生错误时,仍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预期的功能,则把该软件称为容错系统。

(4)规定功能的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容错能力,则称之为容错系统。

容错的一般方法1、结构冗余

(1)静态冗余。常用的有:三模冗余TMR(Triple Moduler Redundancy)和多模冗余。

(2)动态冗余。动态冗余的主要方式是多重模块待机储备,当系统检测到某工作模块出现错误时,就用一个备用的模块来顶替它并重新运行。

(3)混合冗余。它兼有静态冗余和动态冗余的长处。

2、冗余

为检测或纠正在运算或传输中的错误须外加一部分,这种现象称为冗余。

3、时间冗余

时间冗余是指以重复执行指令(指令复执)或程序(程序复算)来消除瞬时错误带来的影响。

4、冗余附加技术

冗余附加技术是指实现上述冗余技术所需的和技术。

容错系统的设计过程(1)按设计任务要求进行常规设计,尽量保证设计的正确。

按常规设计得到非容错结构,它是容错系统构成的基础。在结构冗余中,不论是主模块还是备用模块的设计和实现,都要在费用许可的 条件下,用调试的方法尽可能提高可靠性。

(2)对可能出现的错误分类,确定实现容错的范围。

对可能发生的错误进行正确的判断和分类,例如,对于硬件的瞬时错误,可以采用指令复执和程序复算;对于永久错误,则需要采用备份替换或者系统重构。对于软件来说,只有最大限度地弄清错误和暴露的规律,才能正确地判断和分类,实现成功的容错。

(3)按照“成本——效率”最优原则,选用某种冗余手段(结构、、时间)来实现对各类错误的屏蔽。

(4)分析或验证上述冗余结构的容错效果。如果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程度,则应重新进行冗余结构设计。如此反复,直到有一个满意的结果为止。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