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云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宿云檐在颐和园西北部。原为一座城关,又称贝阙。

宿云檐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城楼内宿云檐原曾供奉关帝,乾隆时期,昆明湖三面设有围墙,这座城关就是从西部入园的门户。 咸丰十年(1860年)为英法联军掠去。城外有古松一株,枝干扶疏,为乾隆时旧物。[1]

乾隆时期,昆明湖三面设有围墙,这座城关就是从西部入园的门户,此关可控制西如意门一带,与万寿山东的文昌阁象征“文武辅弼”。

从石坊北面的石桥穿过,再过云岩牌楼,从一条小路向北行走,就可以远远看到宿云檐掩映在众树丛中,穿过用木头造成的曲折的栏杆桥,就可到达宿云檐城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