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古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西藏地毯是我国地毯产地分类之一。西藏古毯年代在100左右的称之为古毯。地毯在我国使用历史悠久,各地方有不同的编织工艺和艺术风格。西藏地毯有着自己独有的一套手工编织配色工艺。百年以上的西藏古毯,在北京徐氏地毯和徐氏地毯博物馆都可见到。右图为西藏古毯中典型花卉宝相花图纹。

西藏古毯
西藏古毯(宝相花)

做工织做藏毯时,左手持穿扣杆,右手结扣。左手食指顺序从经线的间隙中勾出彩纱,直接套在穿扣杆上,依次反复,直到绕完一杆之长的绒扣后,用鸭嘴木榔头,将绕有绒扣的穿扣杆砸紧,在分别从两边过纬,然后用“打”将纬线砸实,之后再用刀片划开穿扣杆上的彩纱扣,拿去穿扣杆剪齐绒头,一道栽绒便织做完成。发展史藏毯的成熟期是在公元15世纪,在这之前藏毯经历了由溜到尺不戒到汪丹仲丝再到江孜地毯这样一个过程,约有3000年发展过程。15世纪中期在江孜出产了一种叫“卡垫”的地毯,因其织做工艺先进,图案色彩丰富,备受当地人的喜爱。卡垫进入宫廷而名声大噪,贵族、寺院、纷纷订购,江孜地毯成了地毯的代名词。艺术风格藏毯的配色像图案一样粗旷,大气而且鲜艳。在西藏对颜色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寺院和贵族使用黄色、杏黄杏红和大红色,而平民多用蓝色,黑色和驼色。西藏的植物矿物染色比较丰富,常用燃料有:藏红花、大黄、黄柏、蓝草等。西藏自古不产棉花,早期西藏地毯为毛经、毛纬。1904年英国和印度的棉纱和棉织物逐渐进入西藏,由于进口棉纱昂贵,只有宫廷和贵族寺院使用的藏毯才能用棉纱做经纬线,以至于后期的藏毯出现了,毛经、毛纬;棉经、毛纬和棉经棉纬共存的现象。西藏人不论贫穷还是富有,家家都要有地毯,所以藏毯的种类也很多;藏毯主要分为寺院用毯和民用地毯2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