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样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

上海花样经
上海花样经的传人郑树林

文化遗产名称:上海花样经

所属地区: 上海 ·杨浦区

遗产编号:Ⅰ-5

遗产类别:民间音乐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杨浦区

遗产级别: 市

文艺概述上海花样经是上海剪纸艺人走街穿巷、设摊卖艺时的口诀和唱词,其特点是边剪边唱,在剪花样的同时唱出相关的花样经。花样经的传唱主要表达吉祥和祝福,唱词内容以民歌、民谣和顺口溜等为主,剪纸艺人分别根据季节、需求和每个人的年龄、身份、性别唱出不同的花样经。

上海人习惯把剪纸称为花样。过去的剪纸艺人很多不识字,全凭花样经记忆各种花样,还常被请去在堂会或喜庆活动中,根据需求即兴编唱词为客人助兴,并将唱词在花样中表现出来,往往一首花样经唱完,一张花样也剪好了,得到众人的喝彩。

代表人物郑树林,艺名石泓,1960年出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上海剪纸协会会员,居住在杨浦区五角场地区。1980年他师从陈庭裕学习上海花样经,并得到过剪纸大师林曦明的指点。他搜集、整理了几乎失传的鞋样花,掌握了“花彩艳”、“十二月花事”等几十种不同的上海花样经,并增加表现新生活的内容,赋予了上海花样经新的活力。他能“以剪代笔”,不需底稿,手随心运,极其熟练地一剪刀剪出各种动物造型或人的姓名。

传承意义花样经里传承着历代剪纸艺人的剪纸技艺口诀,讨口彩的唱词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花样背后的故事和传承花样所不可缺少的内容。这种边剪边唱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剪纸艺人的传统生活习俗。能唱出花样经的上海剪纸艺人越来越少了,边剪边唱的传统剪花样方式已逐渐消失,亟待保护。[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