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高棅

[公元一三五o年至一四二三年]一名廷礼,字彦恢,号漫士,福建长乐人。生于元惠宗至正十年,卒于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年七十四岁。永乐间,徵为翰林待诏,升典籍。棅工诗,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啸台集二十卷,木天清气集十四卷,(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高棅(1350—1423),字彦恢,后来改名廷礼,号漫士,福建长乐人。他是明初研究唐诗的专家,他编的《唐诗品汇》是明初诗歌创作上复古崇唐思潮发展的一个突出表现,对后来前后七子文学思想有直接的启导作用。高棅的诗学思想受严羽的影响很深,对严羽《沧浪诗话》以盛唐为法作了进一步发挥,确立了分唐诗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而以盛唐为正宗的思想,并强调了辨体的重要性。辨体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认识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精粗邪正,长短高下”,辨体标准是提倡“盛世之音”,在艺术上崇尚“雅正冲澹”,并以李白、杜甫为代表之盛唐诗为典范。此外,《唐诗品汇》中已初步体现了格调说的思想。《明史·文苑传》说高棅的《唐诗品汇》“终明之世,馆阁宗之”(《明史·文苑传》),也许有过誉之处,但它对明代文学思想发展无疑还是产生过较大影响的。(摘自张少康《中国文学批评史教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