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水菜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灵水菜脯
灵水菜脯

【腌制工艺】灵水菜脯好吃,在于白萝卜的品种和腌制方法。有句老话叫“灵水菜脯半头青”,意思就是说灵水的菜脯有一半是青的。别的地方种的萝卜都是白色的,灵水的萝卜却是长得一半青一半白的。灵水菜脯之所以会那么好吃,正是由于用这种萝卜腌制的。[1]

在新萝卜收成时,选细嫩的萝卜进行加工,最正宗的灵水菜脯是整个萝卜腌制的,所以,不能太老。加工前,要先将萝卜放到赤土埔上晾晒,晒到一定干湿度后,收回来加盐一起搓揉均匀后腌渍,几天后再拿去晒晾,如此反复多次,最后装入陶瓮,由红壤土和稻草密封,三个月后才出瓮。这样做出来的菜脯气味清醇,不甜不淡,那一半青色的萝卜还带有一点天然的微辣,远近的人们都特别喜欢吃。

由于其他村庄没有这个品种的萝卜,加上灵水人在腌制方面有独特的方法,灵水菜脯的名声越来越大。[2]

【食用方法】1、洗净撕开,直接送饭,常于早餐食用;

2、作潮菜配料,如切片加鲜虾做汤,有龙舌凤尾汤之美称,更常用于配鱼或肉烹煮;

3、保健食用,有开胃消食,消风行气之效。

【产品故事】来历一:很久以前,在晋江老百姓中流传着一句俗语:“灵水菜脯,莦下查某(妇女)”。说的是东石镇莦下村的妇女特别会经商做生意,无论是肩挑摆摊的小商贩,还是开行坐店的大老板,都是妇女。而安海镇灵水村出产的菜脯又香又甜又脆,闻名海内外。

来历二:传说明洪武年间,灵水村二世祖安前公从外地引种白萝卜良种,加工腌制后,质地脆嫩味香,不咸不淡,颇有特色。明万历年间,村人吴淳夫在朝廷任兵都尚书,有一次带灵水菜脯进京献上,博得皇帝的赞赏,便钦定灵水菜脯一概免税。从此,灵水菜脯更为驰名。[3]

灵水菜脯为什么那么著名呢?主要是腌制的功夫。它区别于其他地方的菜脯是菜头留的鬃(萝卜秧)特别大。所以人们都说灵水菜脯——大鬃。而闽南话“大鬃”与“大掌”谐音,于是灵水菜脯——大掌,便成为脍炙人口的歇后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责备对方自作主张,大主意,就说:“你真是灵水菜脯——大掌”。或者某事由某人总管,便赞叹道:“老兄今天是灵水菜脯啦!”[4]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