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天蓼

木天蓼,中药名,见《中药大辞典》。
木天蓼基原为猕猴桃科植物葛枣猕猴桃,拉丁名记作:Actinidia polygama(Sieb.et Zucc.)Miq.
木天蓼的枝叶、果实、根均入药。枝叶入药称木天蓼、果实入药称木天蓼子、根入药称木天蓼根。
木天蓼是落叶缠绕藤本,高可达5米.老枝无毛,有灰白色小皮孔;髓大,白色,实心.叶互生,膜质,上半部或全部变白或黄色;花通常单一,腋生,较大,白色而芳香;萼片5;花瓣5;浆果黄色,熟时变橘红色,卵圆形,长约3厘米,宽约1.3厘米,先端喙状;种子多数,淡褐色。花期6月,果期9-10月。
所含猕猴桃碱等对猫之行为有特异之作用,对正常未孕大鼠,可缩短性周期的休止期,延长动情期及动情后期,终止给药后会很快恢复正常。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唐本草载“有小毒”。果实有毒,猫及猫科动物爱吃,易引起中毒。
【药名】木天蓼
【别名】天蓼、藤天蓼、天蓼木、金莲枝、含水藤、牛奶奶、钻地风、羊桃、羊奶奶树。
【汉语拼音】mu tian liao
【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Silvervine Actinidia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tinidia polygama (Sieb. Et Zucc.) Mip.
【归经】肝;肾经、
【木天廖所含成分】:
木天蓼中含有生物碱:猕猴桃碱(Actinidine);木天蓼内酯:阿根廷蚁素(Iridomyrmecin)、异阿根廷蚁素(Isoiridomyrmecin)、异二氢假荆芥内酯(Isodihydronepetalactone)、新假荆芥内酯(Neonepetalactone);以及B-苯乙醇.等很多成分,就是以上提到的这些成分对猫产生药理作用。
【药理表明】:
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方面,猕猴桃碱、B-苯乙醇以及木天蓼内酯对猫之行为有特异作用,这些作用的表现是:流涎、凝视、舐物、打滚、陶醉状态并丧失敌意、睡眠等。这种行为的改变,是通过嗅觉而非味觉引起的,其反射中枢可能在皮层下,即边缘系统。以猫的脑电图改变作指标,猕猴桃碱、木天蓼内酯特别是B-苯乙醇,无论是静脉注射或局部用药都可使海马、扁桃核等大脑边缘系统出现单棘波(Simple spike),其次则出现于脑干网状结构乃至视丘核。对外界刺激。呈易觉醒型,在中-桥脑横切后,仍然出现,巴比妥类也不能使之消失;但在用阿托品后则不再出现,故认为其作用在胆碱能神经原系统。
在对促进唾液分泌方面,猕猴桃碱、B-苯乙醇、木天蓼内酯嗅入、口服或静脉注射均可引起犬或猫的唾液分泌。
在对循环、呼吸的影响方面,对麻醉兔静脉注射猕猴桃碱、B-苯乙醇及木天蓼内酯均可引起血压轻度下降,切断颈迷走神经或注射阿托品后,此作用即消失。呼吸略呈兴奋。对末梢血管(兔耳灌流)均无影响。因此,它们的作用主要是注射后短暂的兴奋了迷走神经中枢。
在对平滑肌的作用方面,B-苯乙醇大剂量能松弛豚鼠离体支气管平滑肌;对大鼠、兔离体回肠大剂量呈抑制作用;对大鼠离体子宫亦呈抑制作用。
在对性腺的影响方面,对正常未孕大鼠,猕猴桃碱可缩短性周期的休止期,延长动情期及动情后期,终止给药可很快恢复正常。B-苯乙醇及木天蓼内酯无此作用。卵巢或脑下垂体摘除后,猕猴桃碱对性腺的作用即消失,故其作用并非性激素样作用,而是中枢性的,特别是通过脑下垂体而实现的。
【考证】出自《唐本草》:木天蓼,生山谷中。作藤蔓,叶似柘,花白,子如枣许,无定形,中瓤似茄子。味辛,噉之以当姜,蓼。其苗藤切,以酒浸服,或以酿酒去风冷癖,所在皆有,今出安州、申州。
1.《本草拾遗》:木天蓼,今时所用,出凤州。树高如冬青,不凋,出深山。人云多服损寿,以其逐风损气故也。不当以藤天蓼为注,既云木蓼,岂更藤生?自有藤蓼尔。
2.《开宝本草》:木天蓼,出山南,大树。《神农本草经》有木天蓼,即是此也。苏敬注云,藤生,子辛,与木又异,应是复有藤天蓼。江、淮、南山间有木天蓼,作藤著枝,叶如梨,光而薄,子如枣,辛甘,大主风血赢痹,腰脚疼冷,取皮酿酒,即是苏引为天蓼注者。
3.《本草图经》:木天蓼,木高二、三丈。三月、四月开花,似柘花,五月采子。子作毯形,似?,其毬子可藏作果啖之,亦治诸冷气。苏恭云,作藤蔓生者,自是藤天蓼也。又有一种小天蓼,生天目山、四明山,木如栀子,冬不调。然则天蓼有三种,虽其状不同,而体疗甚相似也。
4.《纲目》:天蓼虽有三种,而功用仿佛,盖一类也。其子可为烛,其芽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