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史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智利史

作者: 雷克特 著,郝名玮 译

出 版 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智利史
[1]

出版时间: 2009-9-1

字数: 300000

版次: 1

页数: 326

印刷时间: 2009-9-1

开本: 16开

印次: 1

纸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00082309

包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历史 >> 世界史 >> 美洲史

定价:¥40.00

内容简介智利是一个盛产历史学家和诗人的国度。没有专门为历史学家设立的诺贝尔奖,如果有,许多智利史学家都应被列入候选名单。两位智利诗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和巴勃罗·聂鲁达——已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智利人在以诗文描绘他们国家的独特之处方面,成就斐然。

萨尔瓦多·阿连德的社会主义尝试和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的军事统治使世界的注意力聚焦于智利。这些引起矛盾冲突的历史事件使智利人相互争斗,使利益攸关国为了这一党或那一派的利益插手进行干预。随着1990年民主的复归,相互争斗的党派之间有了某种程度的和解,但仍然是互不信任。然而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巨大的物质进步,促使各方就未来政策达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一致。

智利是个放眼全球的国家,其民众关注着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一切。智利人不仅密切关注国际新闻,而且阅读广泛、游行四方。他们为了弥补其地理位置偏于一隅这一缺憾,养成了一种全球观。而将他们自己的传统与其他国家人民的传统联系起来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研究他们自己的历史。

`

目录前言与致谢

缩写词和首字母组合词

历史大事年表

第一章 奇妙的地理

一、国土成形

二、陆地

三、人民

四、经济

五、政府

六、文化

第二章 智利人的来源(500-1750)

一、原始居民

二、马普切人

三、欧洲人的早期探险活动

四、佩德罗·德·瓦尔迪维亚

五、征服马普切人

六、马普切人的反抗

七、新领导

八、新冲突

九、传教活动

十、“防御战”

十一、被俘者的生活

十二、修建教堂

十三、乡村传统

十四、人口动态

十五、贸易

十六、官僚政治

十七、社会地位

第三章 独立(1750-1830)

一、殖民统治末期

二、独立运动

第四章 矿主、商人和庄园主(1830-1861)

一、秩序与自由

二、采矿业

三、贸易

四、土地所有权的变化

五、职业与政治

第五章 议会的胜利(1861-1891)

一、民族认同

二、经济和社会变革

三、政治问题

第六章 新兴阶级与矛盾冲突(1891-1925)

一、社会变化

二、农业

三、工业发展

四、采矿业

五、贸易

六、政治

第七章 民主实验(1925-1958)

一、思想的影响力

二、社会经济发展变化

三、政府

四、外交政策

五、小结

第八章 改革转化为革命(1958-1973)

一、权贵集团

二、中产阶级

三、工人阶级

四、豪尔赫·亚历山德里的总统任期(1958-1964)

五、基督教民主党执政

六、人民团结阵线政府

第九章 军人统治与新自由主义(1973-1990)

一、军人政治

二、实行经济私有化

三、工业

四、农业、林业和渔业

五、工人阶级

六、中产阶级

七、权贵集团

八、大学改革

九、公立学校改革

十、社会保障

十一、医疗保健

十二、妇女与政治

十三、“否决”运动

第十章 民主过渡时期(1990- )

一、发扬民主

二、经济

三、社会阶级

四、不断变化着的景观

五、未来

智利历史名人小传

专门词语注释表

推荐书目:谨供深入研究参考

索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