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禄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春秋晚期,封土踢田制度就逐渐被谷禄制度代替了。所谓谷禄制,即不是授予贵族封邑食田,而是按其官职地位的不同授予其相应数量的谷物作为俸禄。《史记·孔子世家》说:"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对曰:'俸粟六万。'"可见身为各国大夫的孔子亦无封地,而只取谷物为俸禄而已。

谷禄与封地有本质的区别,这个区别就是封地是田产,是不动产,可以世袭继承,由此就产生了世袭贵族;而谷禄则不同,谷禄当官则有,去官则无,因此它是无法继承的动产,一个人一旦不再做官,也就不再有谷禄,因此又复归于平民百姓。由此可见,随着土地资源在战国时代划分完毕,谷禄制度的广泛实施,不再会有新的世袭贵族产生,而与世袭贵族相依为命的命氏制度也就必然寿终正寝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