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目前任职:北京大学教授(博导)、特聘研究员

李克文
李克文

北京大学能源与资源系教授

北京大学石油与地热技术研究所所长

社会兼职:国际岩芯分析家协会(SCA)技术委员会委员

《国际石油科学与技术》(IJPST)杂志理事

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SPE REE杂志(为石油工程领域国际权威杂志)副主编(Chair Editor)

SPEJ杂志编辑

教育部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楚天学者”特聘教授等职。

教育经历:1997年:法国石油研究院博士后。

1989年: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生部获油田开发工程博士学位。

1987年: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生部获油田开发工程硕士学位。

1984年:湖北江汉石油学院开发系(现为长江大学)获采油工程学士学位。

研究领域:专业为能源动力与资源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地热资源工程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油气藏生产动态预测、产量与储量预测、油气田开发分形理论、油藏非均质性描述、油层物理、油藏模拟新方法、低渗透等非常规油气田开发的新理论与新方法及提高采收率等。

背景资料:历任美国斯坦福大学石油工程系高级研究员、斯坦福大学地热研究所经理、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长江大学)、CNPC石勘院油层物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教授。李克文教授是国际上从事气润湿反转技术研究工作的学术创始人,提出了通过气润湿反转技术减少钻完井伤害、堵水、改善酸化压裂效果、提高低渗透气藏及凝析油气藏产量的新方法。在油气藏生产动态预测方面,建立了基于流体流动规律的产量预测新方法,有关公式以李克文博士的名字命名。多年来,李克文教授主持过国内外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在油气田开发分形理论、中国注水开发油田特征及分类、油气田增产潜力分析及措施优化、油气田开发实验新方法、油藏非均质性描述、地热工程及其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新方法、低渗透油气田开发及提高采收率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获得了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多项。其中,“分形几何学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获得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由于在油层物理和油气田开发理论等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李克文教授经常应邀到国内外有关石油公司、研究院及大学讲学。

李克文教授多次担任SPE、SCA会议的分会主席,2006年4月应邀出席中国科技部组织的第276次香山科学会议,会后,《科技日报》就CO2封存、环境保护与提高石油采收率对李克文教授进行了采访报道。

获得荣誉:荣获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多项,1995年被评为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998年获得国际岩心分析协会(SCA)授予的终身会员奖、2003年荣获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SPE)杰出编辑奖、2002及2005年两度荣获国际地热协会(GRC)最佳论文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