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始舞蹈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原始舞蹈是一种人类原始文化形态,它还不是有意

识的娱乐或艺术创作。对原始舞蹈的起源,中外学者有

各种认识,如起源于游戏、巫术、性爱、劳动等等。中

国舞蹈史学研究中的多数意见是:劳动创造了人的形体,

还特别创造了人的思想,使舞蹈成为文化而区别于动物

的本能动作,具有反映客观世界的功能;然而不能说舞

蹈仅仅起源于劳动,还应包括非生产劳动的其他生活活

动:战争、性爱、祭祀等等。原始舞蹈可分4类:①反映

生产劳动或与此有关的祈祷活动。这类舞蹈多是对某些

生产过程的摹拟。在内蒙古自治区阴山崖画上刻有北方

原始人类狩猎舞蹈的图像,即属此类舞蹈。②反映性爱

和与此有关的祈祷活动。在原始社会中,这类舞蹈含有

对生殖器的崇拜和对氏族繁衍的愿望。内蒙古自治区乌

兰察布岩画中乳房丰满、大腹、夸大阴部的女性裸体雕

像,两性拥抱而舞图像,就是这类原始舞蹈的写照。③

反映战争及与之有关的祈祷活动。如史书上记载的“刑

天舞干戚”以及“修教三年,执干戚而舞威服有苗”等。

这类舞蹈主要表现拚搏、伤疼、胜利、死亡,有时还有

惨杀俘虏以祭祀祖先或战死的同胞,其基调亢奋、狞厉

甚至恐怖。④反映对自然神灵崇拜,如对日、月、风、

雨、山、河的祭祀仪式和丧葬等习俗活动中的舞蹈。

原始舞蹈中的舞蹈形象,有的赤裸着身体,涂面纹

身,有的饰以兽皮、兽角、鸟羽和草裙等。原始舞蹈的

动作,一类是演事──对某种过程的模拟,如对狩猎过

程的模拟;一类是表达情绪,仅重复生活或鸟兽的某些

或某个动作。前者是没有节奏的自然模仿,后者是节奏

短促便于重复的动作,多带即兴成分。还有一类是祀祭

或宗教活动中的静态造型,动作缓慢肃穆。原始舞蹈多

是在广场举行的集体性群舞。其中有独舞(巫师、酋长

之类,多居中心,为领舞)、对舞和队舞等。有时各类

动作混杂,节奏不一,形态各异。到后期才有服饰、舞

具、动作大体一致的群舞出现。原始舞蹈的音乐,主要

是敲击竹、木片、陶器等,顿足拊髀、呼号喊叫形成的

音响来伴奏。后来才有了□箫之类的乐器,边打边吹边

舞,没有舞与乐的明确界线,如现代一些少数民族中尚

存的跳乐,这是原始舞蹈较为普遍的一种形式。

原始舞蹈随着人的意识的觉醒,社会结构的变化与

阶级的形成而演变。中国经夏商到周代,祭祀仪式逐渐

与巫术分离。在宫廷形成了体现国家政治礼法并用于贵

族教育的祭祀乐舞;在民间,对祖先、神祗的祭祀仪式

也渐渐与巫术分离,形成节庆中的群众性歌舞活动。保

留在宫廷乐舞与民间歌舞中的一部分原始舞蹈发生了变

化,如单纯的模拟渐由象征性动作取代,形成动作节奏

统一的集体歌舞;反映战争的一部分演变成角抵戏,一

部分演化为军械舞蹈如弓矢舞、盾牌舞和有队列变化的

舞蹈;表现性爱的舞蹈日渐文明,形成宫廷中的女乐舞

蹈或民间的婚礼舞蹈;图腾装饰的原始舞蹈也渐渐演化

为后世的面具舞蹈和龙舞等道具舞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