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斯坦丁·米哈依洛维奇·西蒙诺夫
康斯坦丁·米哈依洛维奇·西蒙诺夫 Константин Михайлович Симонов,Simonov,Konstantin Mikhailovich(1915~

1979),苏联小说家,诗人,剧作家。生于1915年11月28日,卒于1979年8月28日。曾任苏联作协书记处书记、《新世界》月刊主编和《文学报》主编。西蒙诺夫的成名作是头一个剧本《我城一少年》,接着又创作了表现卫国战争中俄罗斯人英雄主义精神的《俄罗斯人》。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任《红星报》战地记者。1943~1944年西蒙诺夫完成描写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长篇小说《日日夜夜》。此外,卫国战争期间他还创作了大量诗歌。50年代后西蒙诺夫致力于表现战争题材的小说创作。代表作为战争三部曲长篇小说《生者与死者》(第一部《生者与死者》,第二部《军人不是天生的》,第三部《最后一个夏天》)。
康斯坦丁·米哈依洛维奇·西蒙诺夫是无可争议的苏联军事文学第一人。他的诗作《等着我》、《阿廖沙,你可记得斯摩棱斯克一带的道路》、剧作《俄罗斯人》、小说《日日夜夜》、《洛帕京札记》以及《生者与死者》长篇小说三部曲等作品已经永久载入史册,成为伟大卫国战争的“文学的纪念碑”。简历原名基里尔,1915年11月15日生于彼得格勒,由继父(军校教官)抚养长大。童年在梁赞和萨拉托夫度过。1930年从萨拉托夫7年制学校毕业,随后进入工厂技校学旋工。1931年西蒙诺夫随父母迁居莫斯科,在莫斯科读完精密机械工技校之后到飞机厂、电影制片厂工作。在这些工厂工作的时候,他开始写诗。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青年近卫军》以及《十月》杂志发表了他最初的一批诗作。与此同时,他半工半读进入高尔基文学院诗歌创作研究班学习,1938年他在高尔基文学院毕业,随后进入文史哲学院研究生班学习,但1939年学业被迫中断(后来他没有返回文史哲学院)——他接受红军政治部的任务,作为《英勇红军报》战地记者前往蒙古哈勒欣河采访。1940年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军事记者培训班学习,同年秋至次年6月就读于军政学院。
1940年西蒙诺夫创作了自己的第一个剧本《情史》 «История одной любви»,,列宁共青团剧院将它搬上舞台,1941他又写出第二个剧本《我城一少年》,并于1942年获得斯大林文艺奖金。卫国战争爆发后西蒙诺夫在第一时间应征入伍,在《战旗报》(也有资料说是《红军真理报》)工作,随后是《红星报》。1942年他被授予营级政委军衔(звание старшего батальонного комиссара),1943年是中校,战争结束时已经是上校。西蒙诺夫的绝大多数战地通讯报道都发表在《红星报》上。伟大卫国战争期间西蒙诺夫创作了剧本《俄罗斯人》、《等着我》、《将会如此》,小说《日日夜夜》,两部诗集:《和你在一起以及不在一起》、《战争》。作为一名军事记者,西蒙诺夫多次来到前线,并曾随军转战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波兰以及德国,他是柏林之战的见证人之一。
西蒙诺夫曾担任《新世界》杂志主编(1946-1950、1954-1958)、《文学报》(苏联作协机关报)主编(1950-1953)、苏联作协副总书记(1950-1954)、书记(1954-1959、1961——逝世)以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苏共中央候补委员、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先后得3枚列宁勋章,1974年获得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1979年秋天,塔斯社播报了康斯坦丁·米哈依洛维奇·西蒙诺夫的死讯。第二天早晨,克里切夫市(苏联莫吉廖夫州城市)地方志专家米哈伊尔.梅利尼科夫家中忽然响起一阵电话铃声。打电话的是拉丽莎·扎多娃,她的父亲是扎多夫将军——当年正是将军率部解放了克里切夫城。1941年,将军曾指挥第四空降军保卫过克里切夫。拉丽莎·扎多娃是作家西蒙诺夫的妻子。在电话里她说,要赶到克里切夫来办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
梅利尼科夫去莫斯科的时候经常到科西蒙诺夫家中造访,他本人也认识扎多夫将军。于是,1979年秋季的某一天,和作家的儿子阿列克谢一起,他们(应该是指扎多夫将军父女俩)带着康斯坦丁·米哈依洛维奇·西蒙诺夫的骨灰来到莫吉廖夫。 作家在遗嘱里指明,应当在什么地点抛洒他的骨灰——在布依尼契斯克原野(这里的“原野”指战场遗址)上。西蒙诺夫的遗嘱还指明了应当有哪些人出席这一仪式。名单里有他的朋友米哈伊尔.梅利尼科夫。就这样,为数不多的人——作家的遗孀,儿子,梅利尼科夫,军事委员部以及州执委会的代表们,等等——参加了这一悲伤的葬仪。 米哈伊尔·费多洛维奇·梅利尼科夫在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但文中没有说明布依尼契斯克原野上葬礼的详情。
若干年过去了。如今,布依尼契斯克原野已经成为那场战争中的英雄主义的一个象征。假如说,法国曾经将法西斯军队抵挡了一周时间,波兰——两周,那么莫吉廖夫则抵挡了整整23天。今天,人们从世界各地来到这片光荣的战场上,他们没有忘记英雄们。1941年的时候,康斯坦丁.西蒙诺夫写下一首诗:《祖国》。是的,他自始至终对她——祖国——忠贞不渝,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息...作品及获奖情况康斯坦丁.西蒙诺夫先后6次获得斯大林文艺奖金,获奖作品是:
剧本《情史》1940年
诗歌《祖国》1941年
剧本《我城一少年》1941 1942年获奖
剧本《俄罗斯人》1942 1943年获奖
中篇小说《日日夜夜》1943-1944 1946获奖
剧本《俄罗斯问题》1946 1947年获奖
诗集《友与敌》1948 1949年获奖
剧本《异邦阴影》1949 1950年获奖
1974年获得列宁文艺奖金,获奖作品是长篇小说三部曲:
《生者与死者》1954-1959
《军人不是天生的》1963-1964
《最后一个夏天》1970-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