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易

1、钱易
[宋]字希白,嗣吴越王宗子。真宗朝(九九七至 一○二二)举进士,累迁左司郎中翰林学士。才学赡敏过人,善径尺大书行草,字奇古可喜,自有江左风味。其长法帖比淳化诏所摹为胜。宋高宗(赵构)曰:“世有绛帖、潭帖、临江贴三书,惟潭帖为胜,以钱希白所临本也。希白于字画得佳处,故于二王书尤邃。”又工画,自画十六轹汉极古怪。兼擅山水,乾兴元年(一○二二)尝作清介图。《宋史本传、宋史·钱惟演传、图绘宝鉴补遗、翰墨志、东坡集、渭南集、杭州志》
2、钱易(1936.12.27 -)(图)
女,1936年12月27日生,原籍锡山区鸿声镇人。著名国家大师钱穆之女。1956年毕业与上海同济大学卫生工程系,1957年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研究生,1959年10月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81年至1983年曾在美国康乃尔大学任访问学者,1988年至1989年曾在荷兰德尔夫特技术大学任访问教授,1989年起,曾先后在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学校讲学。现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
数十年来致力于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低耗废水处理新技术,对难降解有机物生物降解特性、处理机理及技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1次、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次。近年来致力于推行清洁生产、污染预防和循环经济,积极对国家环境决策献计献策并参与环境立法工作。累计培养硕士30余名,博士30余名,他们在我国的环境保护管理、教学、科研、产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曾应邀赴美国、荷兰、英国、香港多所大学进行讲学,2000年曾被选为富尔布赖特杰出学者访问美国7个城市并作了12次学术演讲,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主编或与他人合编了著作7种,主要有:“工业性污染的防治”,“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污染防治对策”,“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兼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副主席,世界资源研究所理事会成员。代表性的著作有:《现代废 水处理新技术》、《工业性环境污染的防治》、《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等。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由于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在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中贡献突出,2007年8月22日,钱易荣获国家教育部授予的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论文发表:
“生物钙”法污水处理性能研究
SBR在难降解有机物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表面流与潜流式生态床处理农村污水
掺加草炭的地下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
低压汞灯光催化降解对氯苯甲酸钠的机理研究
地下渗滤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滇池流域农村污水生态处理系统设计
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处理焦化高氨废水
沸石床曝气生物滤池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沸石滤料曝气生物滤池去除COD和氨氮
酚化合物抑制底泥氨氧化活性的作用
固定化细胞降解2,4-二氯酚的动力学及其对SBR系统强化效果研究
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工艺设计
桂林市水环境问题分析与对策
好氧条件下活性翠蓝的生物降解及其影响因素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用于生物膜研究
蓝藻毒素的监测及水华暴发的应急方案
利用GFP标记基因检测环境微生物
利用红斑顠体虫减少剩余污泥产量的研究
滤料粒径对曝气生物滤池硝化性能的影响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人工复合生态床处理低浓度农村污水
人工复合生态床处理生活污水的小试研究
生态工业园区产品-工艺体系的规划方法研究
生物膜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
双功能陶瓷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的研究
水体微型生物群落参数与水质指标相关性的研究
铜离子对复合硝化菌群硝化能力影响作用的初步研究
无机微滤膜处理草浆黑液的运行特性分析
悬浮床光催化-膜分离反应器处理受污染河水的研究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洗浴污水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的工艺特性及其运用
治水荒需要新思维 中国古代的城市给水
中国古代的城市排水
中国江河湖海防污减灾对策(摘要)
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自固定化高效菌种强化处理焦化废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