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镇
秦镇
[清]道光时金匮(今江苏无锡)诸生。工小楷。《清朝书画家笔录》
秦镇
【地名】,别名,秦渡镇。位于西安市户县东边,毗邻长安八水之一的沣河。面积五十多平方公里,人口10余万。其具有有上千年悠久历史,北朝前秦苻坚路过于此设立渡口,故称为秦渡镇,简称秦镇。从当时开始周围自然村慢慢聚合形成一个现在比较大的市镇。曾因经济发展迅速,成为西安市的直辖镇。镇上有六个村子,秦一村到秦六村;镇外偕王谓村,牛东村,扶托村,崔家湾等十六个自然村。秦镇因其秦镇大米面皮而闻名全国,是为西安著名小吃之一。
历史上秦镇被高达4,5米的土城墙围绕,城外有壕,一则防水灾,二则防匪,迄今为止秦镇南城门依然存在,成为远近闻名的古迹。镇内分为五楼十八堡!
其所辖扶托村始于商周时期,现为国家文物重要保护村。
陕西省户县秦渡镇
秦镇,又叫秦渡镇,是陕西关中闻名遐迩的历史名镇。史有“周丰宫 ” 之称, 《 古今图书集成 》载,“秦渡即古丰地,沣水之西岸,丰旧城在焉”,镇北五里的“周文王灵台”就是历史的见证。公元 401 年,后秦皇帝姚兴由西域迎天竺高僧鸠摩罗什来长安逍遥园即户县草堂寺译经地沣河设渡,秦镇由此而得名。至今 1600 多年,是历朝历代繁华的交通商贾重镇。
悠久的历史文化、地处大都市西安近郊、与长安相邻的区位优势,使秦镇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赢得了机遇, 1995 年被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西安市综合改革试点镇。 2004 年又被列为省级重点建设镇。
2002 年,毗邻的牛东乡撤乡并入秦镇,秦镇成为辖区总面积 40 平方公里、 55 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 4.8 万人口、 5.7 万亩耕地的大镇。镇内有西户公路、西汉高速公路和县级四条主干道纵横穿越,交通便利。文化教育事业发达,有 16 所小学,三所初中,职业中专和普通高中各 1 所。医疗卫生条件较好,有两所医院,村村都有医疗站或私人诊所。
镇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兼有果林、瓜类和其他多种经营。地下水资源充沛,属关中平源井灌区。
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有各类企业 2441 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47 个,集体企业 30 个,有限公司 10 个,私营企业 61 个,其它企业 2340 个。主要产业已由过去的单一的农产品发展到现在的机械制造、产品包装、化工建材、橡塑制品、电力、印刷、电子、服装、面粉、环保餐具,以及农民画、麦秆画等工业旅游产品。镇工业总产值增长幅度近三年连续保持 10 %左右, 2003 年达到 4.007 亿元,入库税金 949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000 余元。
秦镇党委、政府坚持与时俱进,把发展作为执行政兴镇的第一要务,确定今后的发展思路是:发挥古镇优势,以城镇建设为龙头,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打造省级明星示范镇。基本目标是:在现有基础上,沿西户公路“轴线扩展”,把城区向西辐射延伸十公里至西汉高速路口,与户县沣京工业园相接,镇城区面积为 4 平方公里,形成秦户经济走廊;同是不断扩大镇域内四条主干路交叉十字形成的四个商业区;并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沿路发展六大基地,把种养业做大做强;开发沣河沿岸商住旅游区,建设玉佛寺旅游业亮点;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推动全镇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使秦渡古镇焕发出新的生机,实现二次创业,再现“西周沣京胜地”、“明清集贸活动胜于县城”的历史辉煌,重振古镇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