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机构简介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成立于1995年12月,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非营利公益组织,是独立的社会团体法人。基金会

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
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

的宗旨是:促进中国听力医学、康复医疗、科研教育事业发展,筹集善款,帮助更多的聋人听力、语言康复。

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始终恪守本会宗旨,积极倡导听力保健意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方筹措慈善资金,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在防聋治聋科普知识宣传、扶贫济困、安老助孤等多项公益性服务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特殊的社会职能,为改变我国“十聋九哑”的局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发起的"中国儿童听力保健万里行"活动,对于增强群众防聋治聋意识,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基金会接受海内外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企业、社团及个人捐赠,所募资金用于资助贫困地区进行听力现状调查、普及听力保健知识;帮助贫困聋人进行康复医疗;资助设立听力医学研究机构,进行有关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研究;资助听力学专业人才培训、设立听力康复语言培训机构等,设立"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奖",表彰为我国听力医学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在新的征程中,理事会将一如既往地保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遵循本会宗旨,努力推动防聋治聋工作,提高人们听力保健水平,使“十聋九哑”的局面逐步得到改善。

理事人员理事长陶斯亮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
陶斯亮

中国市长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陶斯亮,女,1941年诞生于陕西延安,祖籍湖南祁阳。

1967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疗系;

1968-1987年:先后在解放军第七医院、26医院和空军总医院任医生;

1987-1991年:中央统战部曾任六局副局长;

1991-2001年:任中国市长协会副秘书长、秘书长;

2001年6月:任中国市长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2005年3月:当选全国政协委员;

2005年4月:出任中国听力基金会主席;

2006.4月兼任基金会理事长。

机构使命使命通过社会倡导资助与服务,传递爱心与善心,促进听力障碍者自我发展

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
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

能力的成长。

强化防聋治聋,促进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研事业的发展,使更多的听力障碍者受益。服务对象资助贫困社区的听力障碍者,特别是贫困地区聋儿;

资助为贫困社区中的穷人提供技术性服务的专业人士和基层组织。承诺将用全部的热情和爱去帮助那些贫困地区的聋人;

将在社会公众的关注下竭尽所能去帮助那些听力障碍的人们。

救助行动活动背景中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2057万,占全国残疾人数的34.28%,其中87万为7岁以下的聋儿。因为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声污染等原因,每年新增聋儿3万多人,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听力语言障碍严重影响这一人群的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

国家对聋儿康复工作尤为重视,1998年将聋儿康复工作作为一项抢救性工程列入国家计划。截至2004年底,全国已训练7岁以下聋儿22万余名,其中20%进入普通小学和幼儿园,并形成了全国年训2万名聋儿的能力。但我们不得不看到,在我国还有70%的聋儿生活在农村或城市的贫困家庭,加上助听器价格比较贵,贫困聋儿家庭是难以负担其费用,致使很多只要佩戴上助听器,经过语言训练就可以康复的聋儿错过了康复的最佳时机,成为聋哑人,造成终生遗憾。活动宗旨1 通过中国贫困聋儿救助行动系列主题公益活动的开展,弘扬我国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动员全社会广泛开展贫困聋儿救助工作。倡导社会各界奉献爱心,营造一个关心、帮助贫

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
听力残疾儿童

困聋儿的良好社会环境。帮助贫困聋儿恢复听说能力,推动我国聋儿康复工作的开展。

2 通过"中国贫困聋儿救助行动"系列主题公益活动的开展,使贫困聋儿得到及时的治疗,让他们深切感受来自社会大家庭的关怀和温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活动目标设立"中国贫困聋儿救助基金",

1 用于帮助贫困地区聋哑儿童配置助听器,进行康复性治疗,建立聋哑儿童康复学校(班)。聋儿依据听力损失程度选配助听器:2000-4000元/每名(使用寿命5-8年),“救助行动”力争五年实现资助10000名聋儿的目标。

2 建立"中国贫困聋儿救助行动"聋哑儿童康复学校(班)

① 在贫困地区建立"聋儿语言康复学校"、"聋儿语言康复班",免费帮助那些贫困聋儿进行康复性治疗和语言训练。

② 在贫困地区开设聋儿语训师资班,培养具有专业水平的聋儿语训教师。

③ 开设聋儿家长培训班,帮助家长掌握聋儿听力语言训练知识。

④ 每所"聋儿语言康复学校" 约需要50万元,设立"聋儿语言康复班"约需15万元,力争通过各种形式的募捐活动筹集资金,争取5年时间内在贫困地区建立30所(个)康复学校(班)。

救助基金管理办法

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设立“中国贫困聋儿救助基金”,由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资金严格合理的使用和运行,定期在网上发布捐赠和资助情况,接受社会监督,接受权威审计机构审计。资助程序一 救助申请:贫困聋儿家长申请,当地村委会 (居委会)、乡政府(街道)、市(县)民政或残联审核盖章。

二 听力核查:基金会专家进行听力复查审核、按聋儿的听力情况选配助听器。

三 资助形式:捐赠者以委托基金会或自主选择受助聋儿,采取一助一、多助一,一助多等形式资助。执行委员会自2005年卫生部批准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倡导的“中国贫困聋儿救助行动”大型系列公益性活动以来,已有多部委明确表示支持该项活动,成立了由卫生部、民政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妇联、海关总署、新闻出版署、药监局及广电总局等九部委共同成立的“中国贫困聋儿救助行动”执行委员会。开展活动近两年来,社会反响较大,受到政府部门、新闻界和企业界的关注。

为激发社会各界关爱贫困聋儿的热情,发挥基金会整合资源的优势,决定成立“中国贫困聋儿救助行动”执行委员会。该执行委员会吸纳全社会有志于帮助贫困聋儿慈善事业的爱心人士参与,在这个平台上展示爱心风采。

“中国贫困聋儿救助行动”执行委员会领导成员名单

主 席:陶斯亮

副主席:黄小川、曾延丽、何汉、傅建彤、陈泽华

秘书长:李京华

委 员:爱心人士(待定)

会徽标志标识中心形似三块听小骨又象形两只耳朵。上部呈球面的放射状线条为纵向传导声波,寓意失聪者在社会关爱下听力语言康复后的美好前景,下半实体圆象征充满着爱的坚实大地。

英文字母书写的“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环绕外周,象征着基金会在接受全社会帮助的同时也关心全球听力事业发展。主色调蓝色象征爱心的博大和深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