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培华教育基金
简介香港培华教育基金由香港工商界知名人士李兆基、霍英东、郑裕彤、王宽诚等于1992年创办,宗旨“育己树人”,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培养人才。
李兆基博士获得事业成功,更不忘热心公益,服务社会。于1982年李兆基博士得到好友郑裕彤、霍英东及王宽诚等的支援成立「培华教育基金会」,推举李兆基博士任信托理事会主席,该基金主要是赞助内地各项教育及培训,该基金为内地现代化建设,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培训了大批高级管理人才。

2007年,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在京向香港培华教育基金颁发“炎黄奖”,以奖励其在内地人才培训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2007年,适逢培华教育基金庆祝银禧周年纪念,由培华基金主办的《中国发展论坛》在南沙举行,广邀世界各地科技及经济等方面的专才交流意见。李博士于论坛上分享在国内进行公益活动的心得,并简介了由李兆基基金全力资助、培华教育基金参与的「温暖工程百万农民培训」扶贫计划的最新进展。20年来,培华以短期培训班为主,先后资助、主办或协办了300多个项目及课程,包括「中国高级公务员经济管理研讨班」、「中国少数民族州长研讨班」等。2006年,担任基金信托理事会主席的李博士,获邀出席会员周年大会,与会员交流支援教育事业心得。
组织机构作为一个非营利、独立的教育基金,培华由四位监事(即主要捐款人李兆基博士、霍英东博士、郑裕彤博士、郭炳湘博士)组成信托委员会;由信托委员会提名,会员大会通过成立管理委员会;由管理委员会通过成立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例会,确定工作方针或做

出决策交予秘书处职员执行。
常务委员会由霍震寰先生担任主席,王敏刚先生、郑家纯先生、伍淑清小姐任副主席。其下分设财务、审查、公关三个小组,由18位常务委员分别义务参与专责投资及财务管理、项目审查、宣传及会员活动等不同工作。
项目介绍截至2004年12月31日,培华以短期培训班为重点,先后资助、主办或协办了417个项目;接受资助或参加培训的人士12,413 人次。其内容包括经济及工商管理、旅游及酒店管理、税务会计、英语、医学、室内设计、园林管理、海洋石油工业管理、物业管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多种专业。
培华遴选培训项目强调“雪中送炭”,80年代开始同“中国少数民族人才培训中心”合作,以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为资助重点。
1994年,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与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在香港设立“中国高级公务员经济管理研修班”,组织内地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管理决策层领导干部到香港进行系列培训。中国高级公务员经济管理研讨班已经办了40多期。
宗旨培华教育基金的宗旨是“育己树人”。“育己”的含义是:家业在香港、在香港成长的人,深感在中国走向改革开放,香港已回归祖国,实践一国两制的历史时刻,一切都变化很大,希望通过参与人才培育工作去认识祖国。“树人”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华同仁期望为祖国建设培养人才,从而以高素质人才推动建设,实现科教兴国之目标。[2]
所获奖项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2007年3月5日在京向香港培华教育基金颁发“炎黄奖”,以奖励其在内地人才培训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出席了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颁奖仪式,并为香港培华教育基金颁发奖杯。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等出席了颁奖仪式。
“炎黄奖”由国家外国专家局提议,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和香港京港人才交流中心于2005年联名设立,旨在表彰在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及人才培训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外籍华人和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