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杆跷
基本信息文化遗产名称:独杆跷
所属地区: 山东 · 泰安 ·新泰市
遗产编号:Ⅲ-13
遗产类别:民间舞蹈
申报日期:2007
申报人/申报单位:泰安市新泰市
遗产级别: 国家
独杆跷。 独杆跷又叫“独脚跷”,发源于清光绪23年(1897年)左右,由大洼村王氏在双脚踩高跷的基础上独创的,至第三代传人王兆杰时已日臻成熟,建国后已传至第六代。其道具为一根高约1.8米、直径4.5厘米的圆木棍,上端钉上一横木抓手,在0.9米处安装一块供人踩踏的踏板,即为独杆跷。其经典剧目为《刘海戏金蟾》。两人在一面普通的戏曲用锣和鼓的伴奏下,表演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其艺术造型奇特,独树一帜,形象生动逼真,动作活泼诙谐,具有显明的地方特色。又因其难度大、风险高,更加引人入胜,系全国独一无二的艺术表演形式。
据独杆跷第5代传人王宗禄说:当时,新泰、羊流一带经济发达,民间杂耍汇集,高跷队十分普遍且高手如林,有些技艺高超的高跷艺人为显技艺,便用单腿跷一级级跳下台阶,赢得群众喝彩,王宗禄哥哥王宗和的老师王兆杰的老师,即是当时单跷跳台阶的出名人物。为保持和突出自己的这一绝技,便将高跷发展为单脚跷,后来又把绑在跷腿上的绳索去掉,不用任何固定物,只用单脚上下踩板进行表演,并将这一绝技传授给王家子弟——王兆杰,于是便有了今天的“独杆跷”。王兆杰又将单一表现技艺的“独杆跷”与流行乡里的小戏曲进行了融合,于是就有了“刘海戏金蟾”这一独杆跷的经典剧目。“刘海戏金蟾”故事来源于民间传说,其造型带有浓郁的神话传奇色彩。剧中两个人物分别是刘海和金蟾。金蟾道具为一绿色的蛤蟆头罩,一条包住全身的绿色蟾衣。表演分“串街”和“摆场”两种形式。“串街”时,独杆跷扛着跷跟着“故事队”行走,遇到放鞭炮请他们表演时,刘海做“双踩跷”,金蟾做“蛙跳”动作行走。“摆场”时,刘海与金蟾做全面的配合。刘海做“双踩”、“单踩”、“交叉踩”、“左单踩”、“右单踩”、“蹦跳踩”等高难度、高技巧动作。金蟾做“蛙跳”、“蛙爬”、“四爪朝天”、“四腿绻”等诙谐幽默的动作。
因“独杆跷”属王家独创,世袭单传,王宗禄将这一独门绝技传给他儿子王安廷。由于第六代传人王安廷因生活原因对此没有什么兴趣,原有的“刘海戏金蟾”的道白已完全失传。现年73岁的独杆跷第五代传人王宗禄已不能上杆表演,他和其它几位老艺人一样,非常重视这门独门绝技的传承问题,他说:独杆跷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创建和传承曾形成一个非常完整的道白、道具绝技表演体系,现在看到的只是原来顶峰时期一小部分。目前,他和他的几位老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正积极挖掘、抢救和弘扬中华民族的这一独门绝技。
独杆跷多在农历正月初十开始演出,正月二十左右收场,既可随“故事队”大场面演出,也可小范围打场表演。[1]
新泰市西北部有莲花山,西南部有法云山。在过去,道教盛行,庙观如林。新泰市的谷里、羊流等村落,坐落于两山之间。据羊流镇大洼村独杆跷第五代艺人讲:约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本地各庙观举行祭奠仪式,此时各庙宇都纷纷聘请当地有名望的民间技艺演出队伍为其祭奠助兴,因而各路好手粉墨登场,大显身手。
大洼村的著名老艺人王家络(1844年—?)的老师,聪慧灵敏,富于创新,在众多的高跷演出中,敢于突破,独辟蹊径,别出心裁,用一只跷腿在庙观的一级级台阶上跳上跳下。别具一格的“独杆跷”顿时赢得道观高层和围观群众的喝彩,捧得头彩。王家络及其弟子王兆杰又在单跷的基础上,彻底去掉了绑跷的跷绳,只用脚踩踏板而舞,将这一绝技与流传于本地区的民间故事《刘海戏金蟾》相结合,成为独杆跷的经典剧目。其后王兆杰又将此艺传授于王姓家族的王宗和(1901年—?),王宗和又传授给王宗禄。王宗禄又将这一王氏独门绝技传授给了他的儿子王安廷至今。
独杆跷的表演者有刘海和金蟾两个角色,刘海多由青年装扮,穿戏装,用3米多长带弹性的白蜡条做成钓竿,系4米左右的长绳,绳梢拴多组金钱。钓竿根部绑在直径30厘米的铁环上,用丝带固定在表演者腰部,随跳跃而颤动钓竿,戏逗金蟾。金蟾则有十几岁的少年扮演,头戴金蟾假面,穿连体绿色蟾衣,配合钓竿而舞。
独杆跷的表演分“串街”和“摆场”两种形式。“串街”时,独杆跷扛着跷跟着“故事队”行走,遇到放鞭炮请他们表演时,刘海做“双踩跷”,金蟾做“蛙跳”动作行走。“摆场”时,刘海与金蟾做全面的配合。刘海做“双踩”、“单踩”、“交叉踩”、“左单踩”、“右单踩”、“蹦跳踩”等高难度高技巧动作。金蟾做“蛙跳”、“蛙爬”、“四爪朝天”、“四腿绻”等诙谐幽默的动作。
独杆跷虽源于高跷但特色独具,其造型奇特、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展示了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独杆跷的表演动作活泼,花样繁多,引人入胜,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成为山东民间舞蹈艺术的独门绝技,丰富了山东民间舞蹈艺术宝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