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玉芬
乳山市乳山口小学小青岛分部女教师
在乳山市乳山口镇一座远离陆地的小岛——小青岛上,一座简陋的平房里,48岁的隋玉芬点上一支蜡烛,与往常一样开始备课。已经在岛上教了30多年书的隋玉芬和妹妹隋玉群,同是岛上那所只有13名孩子学校的教师。这几天,因为岛上唯一一台柴油发电机出了故障,晚上,她只能点着蜡烛备课、批改作业。其实,这对于已经在岛上教了几十年书的姐妹俩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姐妹俩相差5岁,可经历却几乎一样:高中毕业后都走上了这座远离陆地的孤岛,成为当时还被称为“小青岛学校”的教师。几十年来,学校的学生由最初的40多名变成今天的13名,而当年的7名教师中,只有她们姐妹俩留了下来。 一个年级往往只有一两名学生,但姐妹俩却为他们提供了与城里孩子一样的教学内容:从幼儿园到小学五年级,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完成所有的课程。但是,近年来实施的新课改,却让姐妹俩犯了愁。她们硬是利用周末时间完成了大专班的进修后,又挤出更多时间到城里学校听课“充电”。 “到陆上学一点儿,回到岛上‘卖’一点儿。”隋玉芬这样形容近年来自己的教学。将学生们接到自己位于乳山口的家中,请城里学校的英语老师一起对学生进行辅导,这对于隋玉芬来说,也是常有的事儿。而每次统考前,学生们在她家里一住就是几周,这时的她,既是“老师”,又是“妈妈”。
从小青岛到乳山口,乘船要40多分钟。妹妹隋玉群因不想与爱人陆上岛上两分离,婚后干脆将家安在岛上。但因为隋玉芬的家安在岛外,几十年来每逢周末,她便在海陆之间奔波。有时盼到了周末,却赶上大风天,看着停航的交通船,想到天天忙于海上养殖的丈夫和儿子身边连个做饭的人都没有,隋玉芬心头不禁生出一丝歉疚。事实上,自从儿子小学三年级时回到镇小学上学,隋玉芬就再也没有像其他母亲一样辅导过孩子的功课,就连那次儿子手指被轧,她也是第二天才赶回家中。 “周末遇上大风不能回家还好说,最怕的是大风天耽误了回岛。”隋玉芬说。去年寒冬腊月,姐妹俩去镇教委开会,回来时突然刮起了大风,交通船停航。想到岛上的十几名孩子还在等着上课,心急如焚的姐妹俩只好临时雇一条机动船回岛。一个多小时的航程里,小船在风口浪尖颠簸,巨浪不断劈头盖脸地打来,两人的衣服在寒冬里全都冻成了冰块。待小船靠岸时,两人已经冻得全身僵硬,双腿不听使唤。
隋玉芬(右)、隋玉群远离陆地的小青岛,人们喝的是水窖里贮存的雨水,柴油发电机发的电仅能用于照明。几十年来,每逢天旱时,姐妹俩喝的都是从比海平面还要低的井里打出的苦涩井水。两个女教师管理着一所学校,其间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艰辛,仅从每年冬天买煤一事上就可见一斑。岛上的冬天很冷,学生们取暖全靠教室里的煤炉。每年冬天来临前,姐妹俩都要从城里买上几吨煤,分装成袋,雇车拉到码头,搬上船。煤运到岛上,再用小推车一趟一趟地运到学校。 虽然苦,但姐妹俩都对小青岛充满了感情,对那片简陋的校舍充满了感情。“只要有一个孩子,我们俩就不会离开小青岛。”姐妹俩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