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件衣
基本资料戏剧剧目名,淮剧《九件衣》又名《嫁衣血案》
演出团体:江苏省淮剧团
全剧:(VCD)
主演:陈芳徐永军崔成华
导演:汤乃生
作曲:程少梁
介质:VCD
地域:大陆
出版发行:扬子音像有限公司
分类:戏曲曲艺,戏曲
剧中人
杨知遇:徐永军
姜巧云:陈芳
钱雨林:崔成华
杨夫人:王萍
钱母:孙伯荣

姜九卿:刘正阳
乔翠花:吕苏盐
春桃:陈娟
张虎:王恩怀
刘广:朱永祥
乔武举:吕永坤
其他:省淮演员
剧情简介雨林当衣恰巧云乔举人的女儿翠花要出嫁的九件嫁衣被盗,雨林去当衣时被差役张虎拿获,公堂审问,乔举人在辩认雨林的九件衣时一口咬定是他女儿失窃的九件嫁衣。杨知县酷刑拷问,雨林清白身遭不白之冤,屈死刑房。巧云闻听噩耗,不顾抛头露面,闯上公堂与乔翠花当堂对质,真相大白,终于还表兄一个清白。望着包裹巧云百感交集悲伤难禁,公堂上殉情自尽。此桩冤案前因后果,要饭的花子刘广(刘正阳饰演)早看的一清二楚,在公堂之上揭穿了真相。杨知县(徐永军饰演)恍然大悟,严惩了凶手,告白自己的失职,无以面对姜、钱两家孤苦无依的二老姜九卿(刘正阳饰演)和钱母(孙伯荣饰演),情愿以自家一双儿女赔给钱、姜两家二老,弥补过错,最终得到二老的原谅。
唱词精选自古男儿当自强(崔成华演唱)

雨林:
秋去冬来梅花放,阵阵春意透寒窗。几位学友来相约,一同应试赴京邦。十载苦读存热望,自古男儿当自强。为借盘川到舅父门上,欲叩门环意彷徨。往日把舅父来拜望,好似鲤鱼跃春江。今日登门非以往,如哽在喉口难张。我还是回去吧,回家怎对萱堂讲,岂不错过好时光。兄妹对唱(陈芳崔成华演唱)巧云:(唱)
看表哥言语支吾暗愁怅,似有隐情腹内藏。表哥啊,我幼年丧母亲承姑妈抚养,你年少失父亲,我爹爹待你胜过自家儿郎。往年两小无猜常来往,难道说你我长大就不便商量。
雨林:(唱)
改日再把舅父拜望,
巧云:(唱)
多坐一会儿又何妨,何况你我是骨肉一样,你当知巧云我是什么心肠。重见嫁衣(陈芳演唱)巧云:好糊涂的父母官。(怨恨看嫁衣唱)
重见了嫁衣裳泪水淌,多少个不眠之夜将它缝,密密缝常入梦,梦见表哥情意浓。画我眉帮梳拢,对面欢笑洞房中。如今是拆了鸾散了凤,天上人间不相逢,领它归去成何用,身心恍惚万念空。县太爷呀你太懵懂,当时不传奴到衙中,活活将雨林性命送。天理人情又怎能容,生不能够白头与共,死后化作比翼鸟,展翅云天万代相从。(取剪刀刺喉自尽)
剧本精彩章节选录

杨知遇:何人击鼓?
众衙役:一定是鸣冤!
杨知遇:传击鼓人上堂!
张虎:击鼓人上堂!
巧云:民女姜巧云叩见,民女姜巧云叩见大人!
杨知遇:姜巧云你意欲何为?
巧云:民女请传那乔家父女,再认一认那九件衣。
杨知遇:速传乔家父女上堂。姜巧云,本县问你,这九件衣……
巧云:是民女借与表哥钱雨林。

杨知遇:内有何物?
巧云:官宝一锭。
杨知遇:为何以银当银?
巧云:民女怕九件嫁衣当不了许多银两,故而包上官宝一锭。
杨知遇:还有何物?
巧云:绣鞋一只……
杨知遇:这又何意啊?
巧云:啊呀父母官呢!想我巧云幼年丧母,爹爹又少关心女儿的婚事,何况我与表哥情深义重,放上这一只绣鞋……这用心么……不问可明。
杨知遇:哦!听她所说倒也讲的在理!

......
杨知遇:死者表妹姜巧云,要与你父女当堂对质。
乔举人:大人,这包衣物,我早已认过了。
杨知遇:不妨让你家小姐再认上一认。
翠花:我爹爹说是的,那就是的,还认什么?春晓,快和我回去。
乔举人:儿啊,此乃公堂不可儿戏啊!
巧云:启禀大人,他说那九件嫁衣是他家的,请问有何暗记?
翠花:咦,嫁衣就是嫁衣,还能有什么暗记啊?难道你的嫁衣有什么暗记吗?
巧云:奴家有。
杨知遇:什么暗记?
巧云:奴家名唤巧云,因此嫁衣的纽扣均是七针七线,每件衣角皆有七巧为记,不信请大人当堂验证。
杨知遇:果然不错。
乔举人:这个…….我女儿嫁衣半夜被盗,要是她与强徒串通一气,连夜缝上七巧,那不是让我父女戴上一个冒认赃物的罪名吗?
巧云:民女再问一句,那包里一只绣鞋也是你家千金的么?

翠花:当然是按照我的尺寸所做的了。
巧云:当堂一试。
杨知遇:当堂一试。
翠花:试就试。
......
杨知遇:堂下去试!
翠花:试就试。
乔举人:恐怕这一试啊,就更难遮谎了啊。
衙役:启禀大人,乔翠花穿它不上。
杨知遇:那姜巧云呢?
衙役:不仅合适,而且从怀中取出一只,正好配成一双。
杨知遇:啊,呈上来!乔举人!
乔举人:大人!
杨知遇:你可知罪?
乔举人:大人,小人是财迷心窍,可大人你公堂严刑拷打,逼死钱雨林,这……这与小人与小人无关啊。
剧评精选戏剧《九件衣》是一出骨子老戏,许多剧种都上演过《九件衣》

,请参见相关链接栏。
在《嫁衣血案》(《九件衣》)“借当”一场里,陈芳以其细腻表演,尽现东方传统女性的妩媚、柔情。闻听表兄来访,眼睛眉梢都含笑。看到表哥支支吾吾似是愁肠满怀,又难启齿,以女儿特有的细心早已觉察。走上前细语温言,眼神中,娇中带羞,不由雨林不道出苦衷。一片深情都寄包裹中,千嘱咐万叮咛。陈芳这段表演是以眉毛眼睛去传神地表现见到表兄的欢悦、送嫁衣的深情。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真情地塑造出一个纯情少女含羞答答、浓情款款、芳心暗许、终身暗托的立体形象。眼见台上的少年郎不解女儿情真替她着急。特别是“借当”中的那一段唱,甚至可以让人感觉到她的心在跳动,“但愿你喜报飞传到故乡”那句唱得颇有豪气,是坚信他能高中。戏演到这份上可谓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充满了意犹未尽的含蓄美。
第六场对质真相大白,还表兄清白之身。当杨知县让巧云认领嫁衣回去时,巧云重见嫁衣,悲从中来,一曲怀念从前,美好的梦想破灭,人死再难复生的伤绝。陈芳字字句句唱的肝肠寸断。悲歌终了,有情人拔利器自尽殉情。整个戏陈芳将爱情唱到黄泉碧落,唱到了地老天荒…
同名连环画册1、上海前锋出版的连环画《九件衣》连环画最早是由上海前锋出版社出版发行(上海私营出版机构),著名的连环画四小旦之一的颜梅华绘画,这套书分为上、下集出版,内页绘画数量是目前所能看见的版本中最多的。

《九件衣》连环画
分上册、下册
颜梅华编绘
上海前锋出版社
1954年3月出版发行
64开本
内页数186页
初版印刷数量0.4万册
《九件衣》连环画有多个出版社多个版本改编出版,具是受戏剧《九件衣》故事的影响。

2、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连环画江苏人民出版社
1964年出版发行
绘画王贤统
封面绘画李直祭灶的歌谣《九件衣》近年关,至腊月二十三,开始祭灶神,贴窗花,一派喜气洋洋忙年的景象。
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 二十三,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

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
在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福寿图、百鸟朝凤、比翼双飞、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也有各种戏剧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子四进土,五女拜寿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庆寿九件衣”的说法,体现了民间对戏剧故事的偏爱。巧手的妇女给窗户贴上各式的窗花来装扮,充分展现技艺,左邻右舍还要前来观赏。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相关链接柜中缘小豆庄风情孟丽君一江春水向东流游上林太阳花牙痕记安寿保卖身福寿图蓝齐格格恩仇记奇婚记王丽珍蔡金莲金色的教鞭华东京剧团淮光淮剧团吕君樵裴筱芬筱海红五月鲜北路梆子安徽省徽剧团陆少林高玉倩方荣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