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森
陈明森[1],1953年7月出生在富顺县城北端共和乡(现富世镇)高峰村2组,从小喜欢描摹绘画。家道贫寒,14岁发蒙读书。因遭家庭变故,读完初小一册辍学,在生产队挣工分养家。
上世纪70年代初,全国“农业学大寨”,改田改土,陈明森被公社征调去修水渠,工种为石匠。看着那一块块毛石在师傅和自己的切割、敲凿下呈现出一种种棱角、线条时,陈明森心中萌生了将其打制成工艺品赏玩的念头。要制作工艺品,须有临摹的样品或稿帖,于是他便抽空去县电影院前琢磨宣传栏里的宣传画,看制作宣传画的画师乔登松如何计算比例、勾画线条,晚上回家自己练着描画。
修渠两年,他的石工技术已练娴熟,于是便利用挣工分之余到县城边的千佛崖、罗浮洞两石厂开始摹仿石刻。首件作品是一只15厘米左右的青蛙。给朋友们看,都说好。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富顺西湖要架设一座工艺桥,以装点湖心、沟通两岸,取名“龙凤桥”。承建单位找到陈明森,邀其进行工艺雕刻。此时的陈明森对石雕艺术已进入痴迷状态,他二话没说,果断地接下了这活。他走进富顺文庙,蹲在“泮池”、“龙池”旁,仔细观察琢磨前辈工匠所雕的各种龙头、龙身特征,加上自己的感悟,终于成竹在胸。不到3个月,二龙四凤两麒麟两雄狮雕刻完毕,各具神态,惟妙惟肖。安装在桥上桥下,为桥增色不少,游人皆称绝。
陈明森石艺精湛的消息不胫而走,县内外许多单位或个人纷纷邀他去制作石雕、泥塑工艺。陈明森先后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刘光第墓》的墓碑,刻下全国政协委员、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所题《刘光第先生之墓》;为自贡恐龙博物馆刻下张爱萍将军的题词《恐龙群窟,世界奇观》;为国家级示范中学富顺二中百年校庆所建科技馆制作石艺浮雕;为县佛教寺庙千佛崖雕刻菩萨;为古罗浮洞塑十八罗汉。1990年,陈明森被收吸为中国民间艺术联谊会会员。2005年,受自贡市华泰石材公司邀请,为其用黄砂石岩刻制《八骏图》、《多福多寿》参加北京石材展,被专家评价为“工艺、气度极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