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方 名】:茯苓丸(除痰之剂)

【总 结】:停痰臂痛

【组 成】:茯苓、风化硝、枳壳、半夏曲

【主 治】:治痰停中脘,两臂疼痛。

【归 经】:足太阴、阳明药。

【方 义】:(1)茯苓渗水。

(2)化硝监。

(3)枳壳行气。

(4)半夏燥湿。

(5)生姜制半夏之毒而除痰,使痰行气通,臂通自止矣。

【煎服法】:姜汁糊丸,姜汤下。

茯苓丸

【药物组成】:茯苓1两,茵陈1两,干姜1两,白术(熬)30铢,枳实30铢,半夏18铢,杏仁18铢,甘遂6铢,蜀椒12铢,当归12铢。

【处方来源】:《千金》卷十。

【方剂主治】:酒疸,心下纵横坚而小便赤。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丸,空腹服,日3次。稍稍加,以小便利为度。

茯苓丸

【药物组成】: 京三棱6两半,蓬莪术6两半,青皮(去白)3两,陈皮(去白)3两,白术3两,槟榔2两半,木香1两半,枳壳(麸炒,去瓤)2两,白茯苓(去皮)1两,半夏(汤洗7次,去滑)1两半,牵牛(头末)4两。

【处方来源】:《御药院方》卷四。

【方剂主治】:中焦气涩,胸膈痞闷,饮食迟化,四肢困倦,呕逆恶心。

【方剂功效】:升降阴阳,消化滞气,祛痰逐饮,美进饮食。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生姜汁面糊为丸。

【用法用量】:不以多少,食后生姜汤送下。

茯苓丸

【来源】《妇人大全良方》卷一二。

【组成】赤茯苓 人参 桂心 干姜 半夏(泡洗七次,炒黄) 橘红各30克 白术 葛根 甘草 枳壳各60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米饮下,一日三次。

【主治】妊娠恶阻,心中烦闷,头目晕重,恶闻食气,呕吐痰涎,胸腹痞闷,四肢重弱。

茯苓丸

【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组成】茯苓 黄连 花粉 熟地 覆盆子 萆薢 人参 元参 石斛 蛇床子 鸡肫皮

【用法】上药研细,水泛为丸。每次6~ 9克,磁石汤下。

【主治】消中后,腿渐细,将成肾消者。

茯苓丸

【组成】白茯苓(去黑皮)3两,半夏(汤洗去滑)2两,生姜(切,焙)2两,昆布(洗去咸,焙)5两,海藻(洗去咸,焙)5两,桂(去粗皮)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主治】气结喉中,蓄聚不散成瘿。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杏仁大。常含化1粒,细细咽津,令药气不绝。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