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坚
1.唐人[唐](公元六五九年至七二九年)字元固,湖州长城人,徐齐聃之子。生于唐高宗显庆四年,卒于玄宗开元十七年,年七十一岁。幼有敏性。沛王闻其名,召见,授纸为赋,异之。举秀才及第,为万年主簿。预修三教珠英。神龙初,为给事中。后出为绛州刺史,又入为秘书监。复为集贤院学士,副张说知院事,封东海郡公。坚多识典故,前后修撰格式氏族及国史等,凡七入书府。坚著有文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徐坚,西台舍人齐聃子也。少好学,遍览经史,性宽厚长者。进士举,累授太学。圣历中,车驾在三阳宫,御史大夫杨再思、太子左庶子王方庆为东都留守,引坚为判官,表奏专以委之。方庆善《三礼》之学,每有疑滞,常就坚质问,坚必能征旧说,训释详明,方庆深善之。又赏其文章典实,常称曰:「掌纶诰之选也。」再思亦曰:「此凤阁舍人样,如此才识,走避不得。」坚又与给事中徐彦伯、定王府仓曹刘知几、右补阙张说同修《三教珠英》。时麟台监张昌宗及成均祭酒李峤总领其事,广引文词之士,日夕谈论,赋诗聚会,历年未能下笔。坚独与说构意撰录,以《文思博要》为本,更加《姓氏》、《亲族》二部,渐有条汇。诸人依坚等规制,俄而书成,迁司封员外郎。则天又令坚删改《唐史》,会则天逊位而止。
神龙初,再迁给事中。时雍州人韦月将上书告武三思不臣之迹,反为三思所陷,中宗即令杀之。时方盛夏,坚上表曰:「月将诬构良善,故违制命,准其情状,诚合严诛。但今朱夏在辰,天道生长,即从明戮,有乖时令。谨按《月令》:'夏行秋令,则丘隰水潦,禾稼不熟。'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义、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伏愿详依国典,许至秋分,则知恤刑之规,冠于千载;哀矜之惠,洽乎四海。」中宗纳坚所奏,遂令决杖,配流岭表。
睿宗即位,坚自刑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拜左散骑常侍,俄转黄门侍郎。时监察御史李知古请兵以击姚州西贰河蛮,既降附,又请筑城,重征税之。坚以蛮夷生梗,可以羁縻属之,未得同华夏之制,劳师涉远,所损不补所获,独建议以为不便。睿宗不从,令知古发剑南兵往筑城,将以列置州县。知古因是欲诛其豪杰,没子女以为奴婢。蛮众恐惧,乃杀知古,相率反叛,役徒奔溃,姚、巂路由是历年不通。
坚妻即侍中岑羲之妹,坚以与羲近亲,固辞机密,乃转太子詹事,谓人曰:「非敢求高,盖避难也。」及羲诛,坚竟免坐累。出为绛州刺史,五转复入为秘书监。开元十三年,再迁左散骑常侍。其年,玄宗改丽正书院为集贤院,以坚为学士,副张说知院事,累封东海郡公。以修东封仪注及从升太山之功,特加光禄大夫。坚多识典故,前后修撰格式、氏族及国史等,凡七入书府,时论美之。十七年卒,年七十馀。上深悼惜之,遣中使就家吊,内出绢布以赙,赠太子少保,谥曰文。坚长姑为太宗充容,次姑为高宗婕妤,并有文藻。坚父子以词学著闻,议者方之汉世班氏。 见《旧唐书》本传
2.清人字孝先,号友竹,吴县人。贡生。有《友竹诗钞》、《烟墨著录》、《西京职官印录》等。
字孝先,号友竹,吴县人。贡生。有《絸园诗钞》。(王朝国学)
按:氏乃翁方纲之友,翁有〈题徐絸园仿文五峯夏山卷〉(《复初斋诗集》38/6A)等诗,而翁门人谢启昆则有〈次覃溪师韵送徐友竹之湖北二首〉(《树经堂诗初集》6/15A)可证即此人.(文五峯为明人文伯仁.)
3.无锡轻工大学教授(1932.4—) 江苏南通人。擅长水彩画、油画。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绘画系。历任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教师、无锡轻工大学教授。作品有《幼林》、《大青山下》、《静静的山涧》等。出版有《徐坚水彩画选》。
4.上海沪剧院高级美术设计师徐坚,1951年生于上海,197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现为上海沪剧院高级美术设计师。中国舞美学会会员。曾为数十个戏剧及文艺表演设计舞台美术。长期以来,从事油画、彩墨画等的创作,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览会展出,并为一些单位和个人收藏。
5.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坚男,

博士,中共党员,浙江嘉善人 1961年6月29日生于黑龙江省安达市。
2000年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2001年当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材,200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仿生材料)。
现任(兼)职: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委员(高分子学科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分子科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十一五”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专家组首席专家
国家973计划碳纤维项目首席专家
国家基础科技条件平台项目负责人
中国材料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化学会副秘书长。《高分子通报》、《化工新型材料》副主编,数种学术期刊编委。
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东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湘潭大学、福建师大等兼职教授。7个国家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教育工作经历
1978-1982年获成都科技大学化学理学学士学位
1982-1985年获得成都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工学硕士学位
1985-1992年北京化工学院高分子系,讲师(1987年2月)
1992-1994年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学博士学位
1995-1997年2月中国科学院博士后并聘为副研究员(1996年10月)
1998-1999年日本北海道大学访问学者
1999年5月年聘为研究员 2001年聘为博士导师
2000-2008年期间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所长(主管科研、财务和院地合作等),1998-2005年担任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1-2005年期间担任科技部863高技术计划新材料领域高性能结构材料主题专家组组长和高性能碳纤维关键技术专项组组长,中国材料学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