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希

徐希
(1940.12—)原名徐振武, 浙江绍兴人。擅长中国画、速写。1965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 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创作室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徐的作品清新隽永,富有浓厚时代、地方及生活气息,尤以笔下的江南水乡,更为中外人士赞赏。1989年移居美国,创作题材更扩展至描绘世界各地风光。显示出其超卓的艺术才华和雄厚的实力。北京中国美术馆,日本东京小野美术馆,第八届国际绘画展,美国费城乡村俱乐部画廊,日本世界博览会,维也纳联合国分部先后收藏其作品十件。1982年至1988年,先后有三幅作品在国际绘画比赛中获大奖、二等奖及三等奖各一次。另外二幅作品在亚洲获一等奖。1993年至1994年,先后获美国传记学院国际研究委员会颁“世界终身成就奖”和“1993年名人奖”、美国传记学院“世界杰出人物与领袖人物贡献奖”、美国传记学院国际研究委员会“人类艺术贡献奖”、美国传记学院“近十年间最杰出人士奖”、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20世纪成就奖”之金质奖章,银质奖章各一枚以及获美国传记学院“名人最高成就奖”。1997年在瑞典举行的第一届国际素描大赛,速写作品《林间》获金质奖。作品《湖上晨曲》在南斯拉夫获第八届国际绘画展大奖;《江南喜雨》在日本筑波世界博览 会获三等奖;《江南春雨图》在土耳其国际绘画展获二等奖。出版有《徐希画集》等。
徐希(1921—1990),原名可贞,1937年进延安“抗大”时始名希。1921年生于莞城同德街,幼在广州。后考入中大附中初中,其时已能读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等进步书籍,时值日寇沦我东三省,乃生爱国抗日救亡思想。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他与姊姊云屏、叔父国玛回莞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八一三”过后不久,他回校交学费,适逢日军飞机连日疯狂轰炸广州,家人十分忧虑。及后始接其从武汉来信,谓约同其在广雅中学念书的表哥何承颜(城),一同前往延安。先后在延安“抗大”及“鲁艺”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部。自此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转战于豫鄂边区。建国后,历任中南联合钢铁企业公司地质处长、武钢副总经理、武汉市电子工业局局长等职,对推动电子工业的发展具有劳绩。“文化大革命”后,调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因在艰苦的战争时期染有哮喘,经多方医治而未愈,终于1990年不治逝世,终年70岁。
代表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