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岩画发现史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图书信息

中国岩画发现史

书 名: 中国岩画发现史

作者:陈兆复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2月

ISBN: 9787208081376

开本: 16开

定价: 38.00 元

内容简介岩画对于探寻我们远古祖先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解释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根,都是极其宝贵的材料。本书从我国岩画发现的回顾、岩画内容的分析、岩画艺术特征与技术特色的解构等方面,详细叙述了岩画在我国的发现史。对研究考古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录序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岩画发现的回顾

第一节 郦道元和他的《水经注》

第二节 其他古典文献的记载

第三节 华安岩刻的发现

第四节 内蒙古、新疆岩刻的发现

第五节 “僰人悬棺”崖画的发现

第六节 都合石刻发现之谜

第七节 花山崖壁画的发现

第八节 沧源崖画的发现

第九节 阴山岩刻的再发现

第十节 西藏岩画的发现

第十一节 香港古石刻的发现

第十二节 台湾万山岩雕群的发现

第三章 岩画发现的地区

第一节 东北、内蒙地区

牡丹江崖画

大兴安岭崖画

白岔河岩刻

乌兰察布岩刻

苏尼特岩刻

阴山岩刻

阿拉善岩刻

海渤湾岩刻

第二节 宁夏、甘肃、青海地区

石嘴山岩刻

贺兰口岩刻

青铜峡岩刻

黑山岩刻

祁连山岩刻

青海岩刻

第三节 新疆地区

北疆岩刻

阿尔泰岩画

呼图壁岩刻

哈密岩刻

托克逊岩刻

米泉岩刻

库鲁克塔格岩刻

昆仑山岩刻

和田岩刻

克孜尔石窟刻划

第四节 西藏地区

鲁日朗卡岩刻

任姆栋岩刻

恰克桑岩画

考古学的分析

第五节 西南地区

珙县崖画

关岭花江崖画

开阳画马崖岩画

沧源崖画

耿马崖画

元江它克崖画

麻栗坡崖画

左江崖壁画

第六节 东南沿海地区

华安岩刻

连云港岩刻

香港岩刻

澳门岩刻

珠海岩刻

台湾万山岩雕群

第四章 岩画内容的分析

第一节 人面像

发现

技法

类型

年代

意义

第二节 动物

发现

大型动物

野生动物

家养动物

动物崇拜

第三节 日常生活

狩猎

放牧

农业

战争

祭祀

交媾

舞蹈

杂技

月艮饰

建筑与村落

车辆与船只

第四节 符号图形

太阳

手印

脚印

小圆穴

蹄印

图案

文字符号

第五章 岩画的年代与民族

第一节 确定年代的方法

第二节 南方岩画的年代——题材的分析

连云港岩刻的年代

沧源崖画的年代

花山崖壁画的年代

第三节 北方岩画的年代——风格的分析

史前时期

匈奴时期

突厥时期

西夏和蒙古时期

第四节 民族的考证

第六章 岩画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岩画与环境

第二节 艺术与技术

凿刻法

涂绘法

技术与其他因素

第三节 写实主义的风格

特征的掌握

夸张的刻画

第四节 装饰主义的风格

平面造型

对称均衡

图像程式化

第五节 象征主义的风格

抽象与写实

象征的意义

第六节 构图种种

形象的组合

空间关系

节奏感

第七节 岩画艺术的现代魅力

第七章 结束语——岩画的发现与保护

后记

再记

附录:中国岩画资料目录(截止于1990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