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重大历史之谜图考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图书信息

中外重大历史之谜图考

书 名: 中外重大历史之谜图考

作者:徐作生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3月

ISBN: 9787500475132

开本: 16开

定价: 38.00 元

内容简介《中外重大历史之谜图考(第2集)》就是一部极有价值的,专解中外历史重大悬案的专著。作者徐作生几十年来,以浓厚的兴趣,持之以恒地对中外重大历史之谜倾心研究、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这部《中外重大历史之谜图考》是其辛勤考察研究的结晶。全书共三集。第一集6篇,分别介绍了对六大历史之谜,即:明代高僧姚广孝及其遗迹;明建文帝出亡遗迹;韦羌山蝌蚪崖石刻;黔东南和西南诸地古老崖画;曹操七十二疑冢;如来佛故乡尼泊尔毗尼等的考察研究成果。书中113幅图片更令读者有身临其境其成。古老的中国,不仅以悠久灿烂的历史而著称于世,而且因其存在许多历史悬案,让中华史册更显神秘而诱人。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为解开这些历史疑困,倾注了心血和热情。

作者简介徐作生,祖籍江苏建湖。1949年10月22日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教育学院(今归入华东师大)中文系,现为《文汇报》编辑。17岁时即赴蜀身毒道,足迹最远处至徐霞客当年勘访未果的高黎贡山延脉——“野人山”牛身道,揭解茶山“野人”的历史及今况。1988年8月,在学术界首次提出南洋古麻剌朗国属及国王陵寝遗址。1994年3月,远赴尼泊尔考察释迦牟尼诞生地遗址。2000年1月,应邀赴韩国踏勘古百济四百艘倭船沉江遗址。2003年11月,在澳门大学理工学院讲授《古代上海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与互动》。2004年7月,在北京大学主讲《十二世纪中国移民南徙新证》。同年8月,在哈佛大学作学术访问。2005年6月,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聘其为历史专家。2005年7月,应香港大学中文系主任赵令扬教授邀请,在该校作《故苏禄国本头公祠墓发现始末》的报告。多年来发表的考察论文及对历史悬案的推论多为海内外考古界证实,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主要学术专著(已出版):《中国五大历史悬案揭秘》、《泛槎考谜录》。

图书目录自序

第一篇 罗城三重锁君王 ——踏勘关押勾践、范蠡的牢狱

第一章 历史背景及谜案焦点

一 淹城是谁建造的

二 淹城是吴国的都邑吗

第二章 古老民谚,一把解谜的钥匙———实地勘察图录之一

一 “独木舟渡古无坝”

二 “四周林立百余墩”

第三章 窦氏宗谱透露淹城秘事—实地勘察图录之二

一 窦氏:淹城最早原住民

二 淹城是吴国一座监狱

第四章 淹城系吴王阖闾所筑——实地勘察图录之三

第五章 结语:勾践范蠡被拘的牢狱在淹城——实地勘察图录之四

第六章 最不幸的消息:春秋淹城遗址遭到人为破坏——实地勘察图录之五

附录一 大小两座阖间城

附录二 关于吴国石室

附录三 寻找勾践的后裔

附录四 40户姒姓迁入守陵村

附录五 科学家对姒姓家族进行基因研究

附录六 淅川、肥城、运城范蠡后裔之争

第二篇 “China”一语惊世界——蜀身毒道跋涉记

第一章 历史背景及谜案焦点

一 “China”一词典出何处

二 两次长途跋涉探谜案

第二章 华夏文明的传播源——蜀身毒道勘察图录之一

一 张骞发现蜀身毒道

二 “狙兽食铁,猩猩能言”

三 古道上的先民遗踪

四 民风民俗相互同心

五 “China”一词得到语言印证

第三章 支那,一座被历史湮没的商城——蜀身毒道勘察图录之二

一 “生还发瘴,尸弃道旁”

二 货币“以铜为珠”

三 “China”一词缘起蜀身毒道

第四章 古老西南丝路今状——蜀身毒道勘察图录之三

一 大理三文笔村觅宝

二 弄曼一犬吠两国

三 瑞丽的七岁小番商

四 神护关的马帮蹄印

五 茶山“野人”今何在

第三篇 佛妓踏歌颂华章——南洋古麻刺朗国悬案勘访

第一章 历史背景及谜案焦点

一 一个悬疑重重的古国

二 为湮没的史迹提供佐证

第二章 明朝使臣出访古麻刺朗

一 张谦使团阵容有多大

二 奉旨御祭天妃

三 过洋牵星

四 三屿国还生

第三章 神秘岛国古麻刺朗

一 有州百余,佛宇四千

二 佛妓踏歌迎远客

三 天子赐印“古麻剌朗”

第四章 古麻刺朗国王来华朝贡

一 “天子以义宁我”

二 贡麒麟而庆盛世

三 奉天殿内的上宾

第五章 国王遗言“卒葬中华”

一 明成祖赐谥“康靖”

二 王子剌芯在华受封王位

三 一个古麻剌朗老臣的心愿

第六章 古麻刺朗“康靖”王陵考证——实地勘察图录之一

一 “旗鼓山前筑墓庐”

二 关于国王陵寝形制

三 国王在华后裔葛氏一族

第七章 古麻刺朗疆域考证——实地勘察图录之二

一 从张谦的航路寻找古麻剌朗位置

二 古麻剌朗就是今“库马拉朗”

三 在古麻剌朗旧地感受亲情

四 菲律宾学术之旅感恩记

五 跋语

附录一蕃王来华的盛典

附录二蕃国迎诏仪

附录三蕃国受印物

附录四在马尼拉国际学术大会上的发言

附录五古麻刺朗所在地被确认门

附录六“为菲中友谊做了件大好事”——在阿基诺祖屋度蜜月

第四篇 迷失的倭船

第五篇 千年宝玺话沉浮

第六篇 宝山烽堠留谜文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