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姬
盛姬盛姬,西周人,嫁周穆王。
盛姬本姓姬,周穆王乃赐盛姓於姬姓之上,史称盛姬。周穆王为盛姬筑台,状如垒璧。盛姬遇风寒得疾,周穆王命人飞骑送浆,不久病逝。依皇后之礼葬於毂丘之庙。关於盛姬之事迹,详见《穆天子传》第六卷。《穆天子传》前5卷记周穆王驾八骏马西征之事;后1卷记穆王美人盛姬卒于途中而返葬事,别名《盛姬录》。
《穆天子传》实际是由两本书组成的,还有一本叫《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周穆王是个多情且重情的人,就跟郑少秋演的皇帝差不多。他曾携美女盛姬在东方游历(去完东边去西边,周穆王估计平生就有两大爱好,美女和旅游,和我差不多,我是美女和历史。

而他携盛姬在沂山上巧遇凤凰,后盛姬染病身故,葬于沂山东南。周穆王到过沂山的记载,在地方志中最早见于元于钦编修的《齐乘》:“山顶有二冢,相传周穆王葬宫嫔于此,故大岘关因号穆陵云”。
沂山民间传说周穆王东游沂山时,守土者为迎接他,曾征调徭役,辟修山径,在玉皇顶上建了一座观景台。周穆王与盛姬便是在这观景台上相依相偎,眺望夕阳,见有凤凰比翼,飞鸣而来。穆王大喜,说:“凤凰,瑞鸟也。凤凰现必圣王出,应吾身矣!”命侍从跟随而去,找到了一组岩石,叫鸣凤石,一个山洞,叫栖凤洞。而盛姬染病身故后,所葬之地因穆王而名,称为穆陵,后人在此筑关,称之为齐长城第一雄关穆陵关。《诗经》中有卷阿篇,有学者考证出诗中描述的正是穆王携盛姬游历沂山的经历: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蔼蔼王多吉土,维君子使,媚于天子。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土,维君子命,媚于庶人。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盛姬的病是在巡游的途中得的,《穆天子传》中说:“告病,天子怜之……求饮,天子命人取浆而给”。天子西至于重壁之台,人不久就去世了。穆王在台上怀拥盛姬,共浴夕阳,伴她度过了人生的最后时光。凤凰只是传说中的瑞鸟,凤凰比翼,一定是盛姬在弥留之际看到的景象。她是多么希望能和穆王象凤凰那样长相厮守,比翼齐飞啊,可是天不假年,美好的愿望终成泡影。《穆天子传》用大量篇幅介绍如何给盛姬办丧事的事对周礼的研究有很大帮助。
穆陵的来历:
据传穆陵古称大岘,西周第五代国君周穆王姬满,率文武百官巡游天下。一日来到大岘,见此地山势雄奇,灵气充盈,风景秀美,气候温和,心情格外舒畅,下令在此修建行宫。历时日久,穆王爱妃盛姬患病而逝,葬于山上。后人因穆王爱妃盛姬陵墓在此,遂将此山称之为穆陵。穆陵关东侧的“梳妆楼”遗址,传为穆王、盛姬所留。
相关诗词:
八骏图 【唐】白居易
穆王八骏天马驹,
后人爱之写为图。
背如龙兮颈如象,
骨竦筋高脂肉壮。
日行万里速如飞,
穆王独乘何所之?
四荒八极踏欲遍,
三十二蹄无歇时。
属车轴折趁不及,
黄屋草生弃若遗。
瑶池西赴王母宴,
七庙经年不亲荐。
璧台南与盛姬游,
明堂不复朝诸侯。
《白云》《黄竹》歌声动,
一人荒乐万人愁。
周从后稷至文武,
积德累功世勤苦。
岂知才及四代孙,
心轻王业如灰土。
由来尤物不在大,
能荡君心则为害。
文帝却之不肯乘,
千里马去汉道兴。
穆王得之不为戒,
八骏驹来周室坏。
至今此物世称珍,
不知房星之精下为怪。
八骏图,
君莫爱。
李夫人 【唐】白居易
……
伤心不独汉武帝,
自古及今皆若斯。
君不见穆王三日哭,
重璧台前伤盛姬。
又不见泰陵一掬泪,
马嵬坡下念贵妃。
纵令妍姿艳质化为土,
此恨长在无销期。
生亦惑,死亦惑,
尤物惑人忘不得。
人非木石皆有情,
不如不遇倾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