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计划
基本简介
钱学森“珠峰计划”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是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出台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
所谓“钱学森之问”,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一道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低调起步
北京大学为回应“钱学森之问”,教育部悄然出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并在全国遴选出16所高校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基地。16所著名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这场“试验”,首先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学科开始。在高等教育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一度以“珠峰计划”的代号流传。为避免这项计划被用于其他用途,教育部在出台方案时并未做大张旗鼓的宣扬工作,并希望各入选校不宣传,不张扬,埋头苦干,切实开拓出我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途径。[1]
11所高校不约而同地在2010年高校招生宣传时,向中学生大力介绍这项计划的重要性,以增加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复旦大学的保送生方案称,被数学学院、物理系、化学系和生命科学学院录取的考生,入校后成绩优秀者,可进入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清华大学这项计划也引起了中学教育界的注意。天津南开中学校长杨静武认为,这项计划具有前瞻性,对于将来可能是具有导向性的,中学也应积极呼应拔尖人才培养的尝试,与大学合作,将有冒尖潜质的学生输送进去。
社会热议事件简介在网上流传的一则“西安交大校长在2009年暑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帖子,比较详细地披露了这项计划的基本内容。帖子称,要从世界各地通过中央专项资金高薪聘请一批杰出的科学家来实施教学。2009年入围高校共招收500名,这项计划的总规模是2000名左右。北大有关人士证实帖子所披露的内容“大致差不多”,北大预计不会单独招生,而是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发现这类人才并重点培养。北大在自主招生环节上也有意识地挑选适合“珠峰计划”培养的人才。正方“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老生前提出的这个疑问令国人震撼和深思。业内人士称,此项计划是高校扩招以后的提高质量之举,可看作对“钱学森之问”的一种回答。资深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表示,理科方面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特殊性,更倾向于一贯制的培养模式。“珠峰计划”是一种尝试,在实践中可总结提高。反方不符合教育规律,北京市一位著名教育专家坦言,从入学的学生中选取好苗子重点培养,将来去当大师、拿诺奖,这种思路不符合教育规律。因为一个人的发展从本科阶段不太容易判断出来,可能这些重点培养的学生毕业后没有搞研究而是做买卖,有些大学阶段不太起眼的学生,今后做科研成绩突出。西城一位教学主任说,这些年听到的各种“计划”实在太多了,每项计划必须踏踏实实落实。
进展状况计划要点2010年3月,国家教育部启动“国家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这个基于在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计划,率先于清华、北大等全国11所高校试点。各个高校可根据自己的特色,在数、理、化、计算机、生物5个学科率先试点,开设相关重点实验班。
该计划通过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兴趣和发展潜质,将最优秀的学生选入培养计划。进入各高校重点实验班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专业,学校为他们配备高水平专家学者作为导师,聘请海外知名学者参与教学,进行个性化培养和动态化的管理。这些学生还可以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研究学习,并有机会到国外一流大学学习和交流。北京大学正式启动6个创新培养项目
北京大学本学期已经在数、理、化、生、计算机和基础文科正式启动了6个基础学科专业人才创新培养建设项目。项目将通过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兴趣和发展潜质,将最优秀的学生选入培养计划。如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决定选拔优秀本科生开设“未名物理学子班”。其目的是不断探索和完善素质教育培养机制,为年轻才俊迅速成长为国际一流的物理学家和各领域的领军人物打下坚实基础。
而元培学院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现“自主设置专业”,即学生按照自己的专业兴趣选择不同院系的特定课程,经审核通过后即可按照这一量身定做的培养计划完成学分,获得学位证书。
北大曾经给一位学生专门开出一门课,这可谓真正的吃小灶。清华大学实验班选拔各不相同
2009年,清华开始实施“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首批进入该计划的有4个项目:数学班、物理班、计算机科学班和钱学森力学班,今年预期还有化学班、生命科学班两个项目进入计划。
这些实验班的入门选拔各不相同。钱学森力学班,采取“高考录取+校内分流”的申请体制;计算机班则施行“奥赛+校内二次测试”的方式选拔;报考数学、物理、化学实验班的学生,在经过相关教授考核后,也可直接就读;而生物班等重点实验班则将统一在本科高段学生中选拔人才。南开大学“伯苓班”、“省身班”选拔理科生
今年起,南开大学设立培养理科拔尖人才的试验班“伯苓班”和“省身班”,在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专业的新生中经过二次选拔产生,采用双语教学与国际接轨。“伯苓班”和“省身班”采用动态管理,本硕博连读,学制为八年(2+2+1+3)。南京大学5个院系为新生提供英才计划
南京大学今年被列入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即珠峰计划,培养我国未来20年的国际一流科学家。
借助这一计划,2010级新生将有机会进入基础学科理科强化班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5个院系英才班享受“英才培育计划”。武汉大学弘毅学堂培养精英的“特区”
武汉大学决定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设立“弘毅学堂”,下设5个学科小班,即弘毅数学班、弘毅物理班、弘毅化学班、弘毅生物班和弘毅计算机班。
“弘毅学堂”是培养精英人才的“特区”,新生进校后,在各学科专家分委员会主持下,以及学生自愿的基础上,通过笔试和面试进行二次选拔。聘请学术造诣深厚、具有国际视野的专家学者担任首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新增致远学院,校长亲自抓
交大成立了致远学院,由校长张杰院士亲自兼任学院院长。致远学院得到了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支持。2010年致远学院将招收数理科学和生命科学两个理科班,每个班人数不超过35人。
在9月份新生入学后,所有上海交通大学2010级新生都可以申请进入致远学院,学院将从中通过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选拔部分学生进入致远学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