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
【词目】:下乡
【拼音】:xiàxiāng
【解释】:偏远的乡间。
【出处】:
清张惠言《书左仲甫事》:“其年有冬,父老数十人来自下乡,盛米於筐,有稻有秔,豚蹄鸭鸡,伛偻提携,造於县门。”
【基本解释】
[go to the countryside] 到农村去
【详细解释】
1. 偏远的乡间。
清 张惠言 《书左仲甫事》:“其年有冬,父老数十人来自下乡,盛米於筐,有稻有秔,豚蹄鸭鸡,伛偻提携,造於县门。”
2. 到乡下去。
宋苏轼《再乞发运司应副浙西米状》:“官吏欲差舡载米下乡散糶,即所须数目浩瀚,恐不能足用。”《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娘子再三再四不肯下乡。”丁玲《母亲》四:“我们隔壁人家今天也下乡去了。”
3. 指知识青年到农村进行劳动锻炼。如:他高中毕业后,下乡三年,然后抽调到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