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方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魏方泰(1656-1727) 字日乾,号鲁峰。建昌府广昌甘竹洙溪村(今属江西省广昌县)人。清代诗人。官至礼部右侍郎,翰林院学士。康熙二十三年(1684)乡试第一名。三十九年(1700)中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为淳亲王子的受业师。历官通政司参议,山东和福建乡试同考官。五十四年,西北边关不宁,方泰率西军出塞参与平叛。由于部署周密,号令严明,人人效力,顺利完成任务。雍正元年(1723),升太常寺卿、詹事府詹事。两年后兼任内阁学士,迁礼部侍郎。

魏方泰品行高洁,好学多思。公务之暇即潜心诗书,不与权贵交结。大将军年羹尧下狱后,抄年家时发现同朝官员馈赠甚多,唯方泰未送一物。雍正称他“惟忠惟贞,朕可信其始终不贰”。

魏方泰一家系清代官宦、教育世家。父魏菁。子魏定国(1678~1755年),字步于,号慎斋,官至吏部侍郎,父子同朝为官。孙魏允迪,字懋堂,雍正癸卯举人,官中书侍读。可谓“祖孙三侍郎”。

著有《通芬堂集》、《行年录》、《历代忠孝传》、《瀛洲馆课》等。《行年录》存于《四库总目提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