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波村
仙波村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谷饶镇,是远近闻名的“专家村”。据粗略统计,这个有9000多人口的山村,在海内外任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主任医师、画家等有280多人。
仙波村地处粤东小北山下,在潮阳、揭阳、普宁三地交界处,地理位置偏僻。这偏僻山村为何人才辈出呢?说起来有一段趣事。上世纪40年代初,时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两广监察使的仙波村人刘侯武先生,想为家乡办件好事,特地从外地聘来几位知名教师到仙波村任教,可是不久,这几位名师认为这里地穷人笨,“英雄无用武之地”,先后不辞而去。这件事使乡人深思猛省,决心努力培养后代。此后,穷山村就飞出了金凤凰。刘侯武先生在海外的子孙有11人是科学家和学者。刘侯武先生的长公子,89岁的刘世达教授,几年前从台湾回乡探亲时,在联合国经济开发署任职的儿子刘遵义也应父亲之约同时回乡,在英国、泰国任教授的几位乡人也相约同来,并邀广西、广州的几位老同学回乡聚会,乡人戏称仙波村来了“国际专家组”。在仙波村,好多农户被誉为“专家之家”,侨眷刘上达的5个侄儿在海外任教授和研究员,刘上达的3个儿子,老大老二分别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广西大学任教授,曾出席国际性学术会议,并有科学专著,是国内知名物理学家,老三是肇庆医院的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刘品三先生也是仙波村人,他的后代也成了科技英才。
仙波人有老一辈的学者、专家,也有一批建国后成长起来的中青年专家和学者。如省内知名画家刘启瑞、刘启本。刘启瑞是广东美术出版社编审,刘启本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副研究员。而更令人高兴的是,许多世代耕作务农的山里人也成了“土专家”,仅业余书画作者,村里就有100多人,老农民刘梅枝擅长人物画,作品曾被选送省、市展出,一位侨胞称赞他是“大器晚成”。[1]